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二十二卷» 正文

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二十二卷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244
概要: 起因:经过:结果:15.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学生怎样的心理变化?文章采用了哪种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①答:②答:16.除"学无止境"外,再用一个词组恰当地概括本文所揭示的道理,这个词是。(2分)17.本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3分)。三. 古文(三)《 山 市 》12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出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市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二十二卷,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起因:

经过:

结果:

15.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学生怎样的心理变化?文章采用了哪种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①答:

②答:

16.除"学无止境"外,再用一个词组恰当地概括本文所揭示的道理,这个词是。(2分)

17.本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3分)。

三. 古文(三)《 山 市 》12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出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市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高垣( ) 依稀( ) 市肆( ) 危楼( )

19.写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2分)

通 通

20.本文按 顺序说明,山市蜃景的 、 与 的全过程。(2分)

21.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四)(6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zhì猪)。"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不过)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耳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22.解释加点的字(2分)

顾反为汝杀彘( ) 妻适市来( )

特与婴儿戏耳( ) 遂烹彘也( )

2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24.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提示:"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B 2、C

3、(1)删掉"和团员" (2)"当上"改为"获得"(3)"改善"改为"提高" 4。略

5、略

6、(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7、惊慌;"瑟缩",指小弟因受惊而倦缩或抖动。这两个词表现小弟对"我"畏惧,害怕的心理。若删,则表达不出这效果。

8、愤怒,蛮不讲理,有点专制。

9、我发现小弟做风筝并踏坏了他的风筝。

10、自己一向以为管弟弟管得对,而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我"的心开始沉重,开始受到谴责,所以"不幸"。

1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2、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对弟弟的管束简直就是精神虐杀,以后知道了过错,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轻松,因而更加悲哀。

13、略

14、起因:学生将参加毕业前最后一次考试。

经过:考试时没有人能答出考卷的任何问题。

结果:教授给学生讲授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15、(1)生动形象地写出学生由考前的充满信心到考时面对答不出的试题的尴尬。

(2)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本文"学无止境"的中心。

16、"学海无涯"或"活到老,学到老" 17。随着时间的消逝,学生们也许忘了教授的名字,然而他所说的"学无止境"的道理,学生们将永记心中。

18、城墙,模糊不清,店铺,高

19、"乌"通"无","裁"通"才"

20、时间,出现,变幻,消失

21、不一会儿,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凹凸形的矮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市。

22、反:通"返"。适:刚刚。戏:开玩笑。遂:"于是"或"就"。

23、今天你欺骗儿子,就是教育儿子骗人。

24、要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