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2017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正文

2017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354
概要: 附加题:阅读甲乙两首宋词,回答25-30题。(20分)[甲]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江城子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25.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2分)26.用现代汉语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2)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27.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2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及词的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29.
2017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附加题:

阅读甲乙两首宋词,回答25-30题。(20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25.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2分)

26.用现代汉语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27.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2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及词的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29.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30.对两首词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的感情来写的。

B.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矛盾的。

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都令人伤感不已。

三、写作(40分)

何为“财富”?它可以是一笔钱,一些实物,也可以是一段经历或具有独特个性的兴趣,之所以成为“我”的“财富”,其取得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过程和意义。请以“我有一笔财富”为题,写作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积累:(35分)

1.撂 mǒ 锃 lín xún 翩(3分,0.5分1个)2.坠投缭生(2分,0.5分1个)

3.C(2分)4.B(2分)5.C(2分)

6.(10分,每空1分)(1)谬以千里。(2)门前流水尚能西(3)中庭地白树栖鸦(4)白铁无辜铸佞臣(5)壁立千仞,无欲则刚。(6)梅须逊雪三分白(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8)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7.名著阅读(7分)

(1)美国,马克.吐温 哈克 杰克逊岛(4分,每空1分)。

(2)第一问:一方面汤姆当海盗是被姨妈责骂之后,离家出走的,他是缺少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是他对枯燥无味的教会生活的反抗。(每点1分,共2分)第二问:观点正确,语言流畅,没有错别字。如汤姆当海盗是有特定社会背景的,现在的我们不能因为个人闹情绪而离家出走或干出其他的傻事来等。(1分)(本小题共3分)

8.(6分)(1)①你是色彩斑斓的图画,你是拨人心弦的音乐。(2分,句式、修辞各1分)②示例:不管是活泼欢快的,还是安祥凝重的(2分,两句前后应形成对照)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2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6分)9.春潮上涨,江水几乎与两岸齐平,水面变得辽阔无边。清风徐徐,波涛不惊,一叶白帆顺风而来。(2分)

10.“生”和“入”运用拟人修辞,形成对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自然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理趣。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手法、作用各1分,感情2分,共4分)

(二)(14分)

11.则/ 或 千 或 百/ 果 然 鹤 也(两处全对才得1分)

12.眼力 原来是 同“僵”,僵硬 被(每个0.5分,共2分)

13.看出微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们的花纹。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每句2分,共4分,有一处错扣1分,有两处错就不得分)14.D(2分)15.(1)(3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2)语句通顺,有童趣,不超过40字,可得2分。

(三)(12分)

16.正面写风势:呼呼作响,好像虎吼:“从门窗隙缝中”钻进的风,“分外尖削”。侧面写风可怕:“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每小题各2分,共4分)

17.白马湖处于江南,江南的冬天不应太寒冷,但那里冬天的风具有特定的地方气候特征,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2分)

18.“那里环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9.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表现了作者在狂风肆虐的阴冷环境中,从容自若、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从文中找出内容2分,评说作者生活态度2分)

(四)(14分)

20.感谢恩人,即感谢对自己有大恩大德的人;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每条2分,共4分;

21.在就餐的时间和地方,三个孩子没有做与就餐有关的事。(2分)

22.有必要1分,这三个孩子的年龄正好与他们下文所写的感恩文字的多少相对应。(2分)

23.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让平淡的生活发出迷人的光彩没有感恩的心,生活囿于不如意,常会索然无味.(每条2分,共4分)

24.方式和途径很多,比如:(1)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回报家长 (2)常写信和打电话给父母 (3)做力所能及的家务(4)在父亲节、母亲节或者其它节日送父母一些小礼物等。答对两点就得2分)

附加题:

25.朝廷;弹筝的美丽女子。(每空1分,共2分)

26.(1)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圆呢?(2)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每句2分,共4分)

27.“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每个要点各2分,共4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