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769
概要: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请参考www.kmf8.com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将1――7题正确答案填入下边相应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朦胧(móng) 冗长(ráng) 乐以教和(hé)B.撰文(zhuàn) 瑟缩(sè) 苦心孤诣(yì)C.点缀(zhuì) 勉强(qiǎng) 言简意赅(hè)D.堕落(zhuì) 宽恕(sù) 乳臭未干(xiù)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消谴 人情事故 心血来潮B.寂寥 萍水相逢 微不足到C.滑稽 指高气扬 煞费苦心D.诽谤 俗不可耐 怨天尤人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不能自已(停止) 望洋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请参考www.kmf8.com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将1――7题正确答案填入下边相应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朦胧(móng) 冗长(ráng) 乐以教和(hé)

B.撰文(zhuàn) 瑟缩(sè) 苦心孤诣(yì)

C.点缀(zhuì) 勉强(qiǎng) 言简意赅(hè)

D.堕落(zhuì) 宽恕(sù) 乳臭未干(xi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消谴 人情事故 心血来潮

B.寂寥 萍水相逢 微不足到

C.滑稽 指高气扬 煞费苦心

D.诽谤 俗不可耐 怨天尤人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不能自已(停止) 望洋兴叹(发出)

B.趋之如归(小步急走) 若有所失(好象)

C.煞费苦心(极、很) 怒发冲冠(帽子)

D戏谑(戏弄) 猝不及防(突然)

4.下列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A.著名主持人说起话来总是绘声绘色、盛气凌人。

B.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C.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D.经过大家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封神榜》是明代许仲琳著的。

B.读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后,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C.长篇小说《茶花女》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小仲马。

D.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蒲松龄。

6.选出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柳州风骨,长吉清才”这个句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C.“若没有胡琴的缘故,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钢琴笨重如棺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7.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就不明白?”

B.午休时你想看会电视,妈妈不肯,你说:“妈妈,我学了一上午了,让我放松放松,好吗?”

C.妈妈精心做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你说:“妈妈!快放远点,我不想吃。”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8.请搜集两条关于书籍的格言,用正楷字写在下边的田字格内(4分)

A.

B.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问题(22分)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了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9.第①段中加点的“惊异”和“悲哀”分别指代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客观的风筝在“我”看来是“憔悴”、“可怜”的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③段刻画小弟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 “惊呼”“跳跃”等词?表现了小兄弟怎样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请描述一下小兄弟此时的内心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从选段中选出写“我”对儿童喜爱放风筝这件事的看法的句子。(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我”不爱甚至嫌恶放风筝,鄙视甚至粗暴地制止弟弟放风筝。请结合课文简要评价一下文中的“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鲁迅先生曾为毁掉弟弟的风筝梦而深深自责过。生活中或许你遇到过类似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6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