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人喜欢某种事物时的感受。美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没有利害关系的、自由的快乐。
——瓦西列夫(保加利亚作家、戏剧家)
•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爱,大自然的造物总是相辅相成,它给你美貌,你更能获得爱情。
——希斯(瑞士解剖学家)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
——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德国诗人、剧作家)
30.寓言四则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13-14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①
《列子》
杨子②之邻人亡③羊,既率其党④,又请杨子之竖⑤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⑥,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⑦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注:①选自《列子•说符》。②杨子:杨朱,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③亡:丢失。④率其党:带领他的亲属。党,亲族。⑤竖:仆人。⑥既反:已经返回。既,已经。反,同“返”。⑦奚:何,为什么。
13.邻人的羊丢失了,他为什么带着许多人去追?很多人去追羊,为什么还让羊跑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意思,并说说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实践
15.生活中你一定有一些感想,也可以通过寓言的方式来表达,试试看。
提示:可用“眼睛和鼻子”,“蚊子和苍蝇”为题展开想像,表达思想感情。
创新运用
16、阅读下面两则寓言,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
①《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
②《公牛与车轴》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寓意:
17、仿照下列例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写出你的奇思妙语。
例1:蛤蟆的理想:天鹅肉不想吃了,只希望自己不被人类扒皮就万幸了。
例2:熊猫的担心:如果我们家庭人丁兴旺,我们还会享受今天这样优厚的待遇吗?
妙语精华
由寓言而发展成为的成语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黔驴技穷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出自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愚公移山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守株待兔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买椟还珠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
26 皇帝的新装
13、原题好。“人,这个东西呀”只是一种慨叹,原题含蓄,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引起更深刻的思索。 14、上帝的意思是,钱使人变得自私无情;儿童的意思是,人自身很自私,为富不仁,第二个问题为开放题,有观点有认识即可。 15、没有什么上帝,人类应该自己充当自己的镜子,时刻反省,改善自己,摒弃人性中丑的东西,留下美的东西。 16、删去不行。第三次投宿发生的故事更典型地表现了人“为富不仁”的特点,更能突出中心。 17、略。 18、(1)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 (2)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影视的人多。 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 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编成影视的。 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建议略 (3)略。
27 郭沫若诗两首
19、由“灯”联想到“星”,再由“星”联想到“人”。 20、我们不也是地上的星座吗——我是“织女”,你是“牵牛”。 21、《天上的街市》侧重描绘想象的《天街》美景;《星》侧重描绘眼见的“完美的地上宇宙”;前者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后者表达了对美丽山城的热爱之情,和对用“神奇的双手”建设山城的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2、《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织女,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这在作者所处的年代里是无法实现的;《星》中的 “织女”“牵牛”,是聪明、勤劳的建设者的化身,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和自豪之感,他们才真正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23、 略 24、(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时的惊喜心情。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拓展训练题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 藤野先生》练习题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优化测控:《诗五首》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之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 ›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拓展训练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拓展训练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拓展训练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拓展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