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修筑梯田 D、修挡土坝
8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除黄土高原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 ( )
A、南方低山丘陵 B、新疆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北土石山地区
9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
A、开发历史悠久,可耕土地已被全部开发 B、自然灾害频繁
C、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 D、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
10 .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
A、一年三熟 B、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C、一年一熟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要点归纳】
1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2 .治理生态脆弱的措施。
【拓展练习】
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极易受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历史上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得高原表面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为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人们正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工程措施治标,以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河流干支流修建水库蓄水,在沟道上筑坝淤地,在缓坡上修水平梯田,蓄水保土。生物措施是种草种树,使土不下坡。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益,还必须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应以牧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经济效益。
1 .通过阅读,你能简要说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吗?
答:
2 .谈谈应该怎样解决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
答:
【总结反思】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 .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对本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的评价。
2 .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自己描述区域地形的特点。
3 .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了解本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4 .通过运用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尝试分析本区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
5 .通过区内地理事物: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和水运交通等分布的学习,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抓住分布的规律,认识本区自然条件的优势
【学习重点】
1 .在地图上指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
2 .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学习难点】
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阅读课本P74——77页回答:
1 .长江沿江地带在什么地方?具体包括哪些范围?
2 .本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样的优势?
3 .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外,在自然条件方面表现如何呢?
4 .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的客观差异,可以采取那些不同的利用方式?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千米——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___”。
2 .长江沿江地带属___气候,夏季炎热,冬季___,四季分明;降水___。
3 .长江沿江地带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___,湖泊___,是我国地表水资源___的地区。
二、选择题
1 .长江沿江地带总共跨越了几个省级行政区? ( )
A、4个 B、9个 C、8个 D、11个
2 .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 ( )
①云贵高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四川盆地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 D、①③
3 .长江沿江地带湖泊众多,位于长江中游的最主要的湖泊是 ( )
A、洞庭湖和鄱阳湖 B、鄱阳湖和太湖 C、太湖和洪泽湖 D、洪泽湖和巢湖
4 .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中冬夏长、春秋短
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D、各地气候复杂多样
5 .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地形为 ( )
A、平原和高山 B、平原和盆地 C、平原和低山丘陵 D、平原和高原
6 .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
A、下游 B、中游 C、上游 D、中下游
【要点归纳】
1 .优越的地理位置;
2 .自然条件。
【拓展练习】
课本P76页活动第2题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 .使学生认识到本区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连接和纽带作用。
2 .正确理解区际联系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 .学会说明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
4 .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
【学习重点】
1 .正确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格局。
2 .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以及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阅读课本P77——81页回答:
1 . “H” 它是英文中的第八个字母,从它的结构上看,是由简单的一横和两竖连在一起,大家能看出其中的这一横在整个字体中的作用吗?
2 .如果我们将中间的一横换成我们的长江沿江地带,将右边换成东部沿海地带,左边换成西部地区,你能具体说说这三个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吗?
3 .位于长江南北众多的支流和其他一些交通干道周围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本区有何不同和关联呢?
4 .长江沿江地带,从上游到下游的大城市有那些?
5 .长江沿江地带的大城市是如何依托长江?
6 .其他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情况与这四个城市的关系又怎样呢?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___,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___”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___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2 .目前,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___、___、___、___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3 .长江沿江地带从上游至下游形成几个大城市群:以___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___游城市群;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___游城市群;以___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上学期)
-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检测题 (一)
-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 ›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 › 2016年春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
-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
- ›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
- ›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日本、东南亚测试题
- › 七年级地理(下)第九章、第十章单元测试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