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解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理解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阅读课本P88——90页回答:
1 .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2 .为什么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 .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我们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
4 .为什么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营造防护林?
5 .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课堂练习】
我国“十五”计划中的四大跨世纪工程分布如右图,按要求完成下题。
1 .西气东输西起新疆的___地区,采用___ 运输方式将天然气输往上海,途中___次穿过两大水系;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其中北线是将___等省区的煤炭资源以___电的形式送往京津地区,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对其中下游平原地区来讲,最大的功能是___。
2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修建这条铁路最主要的技术性难题是___,通车运行时,车厢采用全封闭式,其中的原因是___;南水北调的三条调水线路,经过山东省的是___。
3 .关于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B、四大工程中,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D、西电东送中,最大的水电站在长江中游
【要点归纳】
1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 .在世界中求发展。
【拓展练习】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各在哪些地区? 工程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测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难较少
2.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土壤贫瘠,地域广大
C、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 D、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4.关于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洪减灾 B、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促进区域的联系
C、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D、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风固沙
5.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 )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6.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 )
A、没有竞争的世界 B、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C、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D、和平安定,没有战争的世界
7.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②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④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A、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可持续发展
9.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
A、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治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10.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 ( )
①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②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③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④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2.在国际组织上,我国是 ( )
A、联合国的一般成员 B、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没有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D、参加了所有世界组织
13.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③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 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关于我国的地理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自然灾难少 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C、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
15.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直接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工程是(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北煤南运工程 ③青藏铁路工程 ④西气东输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B、我国的地域差异不太明显
C、我国的自然灾难发生不频繁 D、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17.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 )
A、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B、东部有众多荒地未经开发
C、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高 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太小
18.外国人把当代中国称为 ( )
A、东方的巨人 B、东方腾飞的巨龙 C、东方第一强国 D、经济发达的国家
19.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20. 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上学期)
-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检测题 (一)
-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 ›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 › 2016年春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
-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
- ›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
- ›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日本、东南亚测试题
- › 七年级地理(下)第九章、第十章单元测试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