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通过书中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两极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
教师
计算机或实物投影仪、两极地区投影图。
学生
1.收集有关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图片、资料。
2.历史上人类对两极考察活动的图片。
3.日本捕鲸的资料、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分别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来学习同时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区──极地地区。
问题: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学们了解两极地区吗?说说你们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印象。
3.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挂两极地区的投影图,指导学生看教材P100~101,读图10.1“北极地区”和图10.2“南极地区”。
学生活动步骤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并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的纬度范围。
2.研讨纬度位置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对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进行对比分析。
4.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气温和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让学生学会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的方法。
展示各组收集的有关两极的资料和图片,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图,指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名称。
极地地区位于66.5°~90°的广大地区,纬度位置属于高纬度,这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造成两极地区气温低下。通过对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温,使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比北极地区低。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让学生阅读P102的两则阅读材料,并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极地地区的资料、图片。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异同。
学生活动步骤
1.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个组代表北极地区,一个组代表南极地区。
2.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阅读材料。
3.各组选代表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并进行对比,讨论。
4.用纸列表比较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点。
教师:下面请小组代表上黑板填写下表。
附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对比
异同点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相同点
不同点
教师小结
北极中心──北冰洋;南极中心──南极大陆。两极地区终年严寒,即使是在暖季时,也是冰天雪地。相比之下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被称为地球上的“寒极”,因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另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让学生借助书上的描述、材料和自己找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能通过对比,找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异同。
提醒学生注意比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地表的不同,以及两地在降水量、风速等方面的差异。
表格画在黑板上,学生填完后注意订正和点评。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可能会感到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充满了神秘之处。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类从未停止对它的认识过程。
板书: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教师: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去考察。下面给每组布置一个题目,分组讨论后,推出一个代表发言。
第一组:人们最初去南极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组:南极有哪些自然资源?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么形成的?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环境?
第三组:南极大陆的冰雪具有什么科研和利用价值?
第四组: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学生活动步骤
1.猜想。
2.组内讨论发言。
3.老师巡察提示。
4.小组代表发言。
5.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6.老师参与总结。
(微机或投影仪展示)
图片1我国考察队员手举五星红旗站在南极大陆上。
图片2我国“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照片。
图片3“雪龙号”考察船航行在大海上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在平时读书、看电视中,可能知道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考察站的名称。下面,我们请两个同学来发布下面两条新闻,大家在听的时候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为什么两次建站的时间都选在2月?
2.我国南极考察船从我国出发时,应该选择什么季节最好?
学生活动步骤
1.(老师启发)南极被称为“寒极”“冰雪大陆”和“风库”,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回答)避开大风大雪温度最低的季节。
3.(老师启发)南半球的季节在月份上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与北半球相反。2月份是南半球最温暖的季节,而且2月份南极大陆白昼时间长。
5.(老师启发)我国考察船到南极要行驶1~2个月。
6.(学生回答)考察船应该在我国冬季(12月或1月)出发最好。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 极地地区教案思路
- › 2016届中考地理欧洲西部和极地地区专题强化复习试题及答案
- ›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
- › 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测试题
- › 极地地区导学案
- › 极地地区教案思路
- › 2016年高考地理答题思路:极地地区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极地地区教案思路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极地地区教案思路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极地地区教案思路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极地地区教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