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挟天子而令诸侯”指的是什么?(2分)
(3)“可为援”是什么意思?(3分)
(4)诸葛亮“可为援”的对策在什么地方得到实施?(3分)这一对策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分)
五、识图填图题(共5分)
35、读右图回答:
(1)该文物名称是 。(1分)
(2)该文物制作于 时期。(1分)
(3)它反映了我国古代 发展到一个较高的的水平。(1分)
(4)根据制作的时代和保存的时间,可推断作
它的材料最大可能是 。(2分)
六、思考题(18分)
36、楼兰属于西域36国之一,与敦煌邻近,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东汉以后,古楼兰城因塔里木河缺水而被废弃。在古楼兰遗址中,现在采集到的有陶器,木器,五铢钱等铜币、丝绸、漆器、玻璃、海贝、海蚌、珊瑚等。这些物品都不是本地所产,其中许多是来自欧洲和中国沿海的物品。
阅读材料思考:
(1)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推断当时东西方交通的情况。(5分)
(2)古楼兰在东西方交通中的地位怎样?(3分)
37、都江堰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的唯一世界古代水利工程。该工程利用自然地势截流、分洪、排沙和自流灌溉,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分)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工程名称:(5分)
A ,B
C ,D
E 。
(2)一般分水工程通过修筑堤坝分流就行了,
可都江堰却在B处进行再次分流,请你说说B工程
设施的作用。(3分)
(3)古代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这一美誉与都江堰有什么联系?(2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4、 B 5、 D 6、 C 7、 D 8、 C 9、 A 10、 C 11、 A 12、 D 13、 D 14、 D 15、 B 16、 B 17、 C 18、 C 19、D 20、A
二、填空题
21、粟、水稻 22、北京 23、汉、黄 24、西周 25、齐桓公、越王勾践 26、商鞅、管仲 27、董仲舒 28、西域 29、长安30、西汉 31、卫温
三、连线题
32、
蔡 伦 祖冲之 华 佗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改进造纸术 麻沸散 圆周率的推算
33、

项 羽 汉化政策 统一北方
汉武帝 巨鹿之战 解决王国问题
张 骞 官渡之战 开辟“丝绸之路”
曹 操 出使西域 消灭秦军主力
孝文帝 推恩令 加速民族大融合
四、材料解析题
34、(1)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各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战。
(2)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以皇帝的名义对其他军阀发号司令。
(3)孙权相对于曹操的百万之众,力量弱小,因此,孙权可以成为联合抗曹的盟友。
(4)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抗曹,成功地打败了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没南下,在北方建立了魏国,孙权在江东建立了吴国,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国,从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五、识图填图题
35、(1)编钟。
(2)战国。
(3)音乐。
(4)青铜。(回答铁也可给分,因为这是一个可能性的推断。)
六、思考题
36、(1)楼兰发掘的遗物中,都不是本地所产,说明是其它地区传来的。打通西域和外界交通联系的是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遗物中有来自欧洲和中国沿海的物品,这又说明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经过了古楼兰。而题目中楼兰在“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的史实,恰好符合西汉开辟“丝绸之路”的史实。(5分)
(2)楼兰众多的遗物,反映了通过“丝绸之路”的物品种类繁多,东西交流繁盛。楼兰处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是重要的交通中心。(3分)
37、(1)A:分水堤坝,B:飞沙堰,C:宝瓶口,D:内江,E:外江。
(2)B处工程设施利用自然地势,构成了一道低矮的水坝。枯水季节,该坝使内江的水流入灌区,洪水时,它又使内江多余的水和泥沙排入岷江,从而保证灌区安全。
(3)都江堰使岷江的水,流入稠密的渠网,使肥沃的成都平原的农耕得到充足的水源,保证了灌溉。
相关推荐: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测试题
- 七年级(上)历史单元达标训练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上学期)
- ›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 › 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学习效果评价个性化试题
-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检测题 (一)
- › 第四单元第1课天气与生活同步练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 › 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学习效果评价个性化试题(连载)
-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达标检测
-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 ›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历史单元达标训练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历史单元达标训练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历史单元达标训练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历史单元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