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
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
请你指出来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D. 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5 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
A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 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时期 D 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16 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率部回归祖国 B 抗击倭寇骚扰 C 率军抗击沙俄 D 率军收复台湾
17 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书,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 大兴文字狱 B 焚书坑儒 C 提倡言论自由 D 独尊儒术
1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B.俄国C.英国 D.荷兰
19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大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回族形成 D 设置驻藏大臣
20 最近,曾扮演林黛玉的演员病逝,引发人们的关注。《红楼梦》的原作者是
A 司马迁 B 罗贯中 C 吴承恩 D 曹雪芹
21.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荣与开放”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2.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芳同学收集的下列语句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有…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②“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③“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④“风吹金榜入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诗描绘的史实出现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4.纸币的出现是商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A.四川地区 B.江浙一带 C.东南沿海 D.都城东京
25.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民族是
A.蒙古族 B.突厥族 C.女真族 D.回纥族
二、综合题
26.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读下列两枚邮票,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左边所示器物是什么?它发明于我国哪一朝代?
(2)据图一,从左边大图与右边两小图的配置,可以看出邮票设计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
(3)图二左边人物是谁?据图二,说说他对人类作出的主要贡献。
(4)读了这两枚邮票后,七(1)班议论纷纷,主要有两种意见。其一: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很多,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宣扬;其二:科学技术不断在更新进步,我们更应该宣扬今天的科技成就。你同意哪种意见?说说你的理由。(2分)
27.(10分)古代社会,人口是衡量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约)
年份649年705年726年742年755年760年821年
总人口数1900万3714万4141万4531万5291万1690万1576万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材料二 部分朝代南方与北方人口对比表(均)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1)据材料一,说说从649~755年唐朝人口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说说从755~821年,唐朝的人口又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说说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与北方的人口发展趋势有何不同?(2分)这一发展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出现了怎样的经济现象?(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封建经济发展基本前提是什么?(2分)
28.(8分)七(1)班同学举行“你心目中最伟大的古代英雄人物”的评选活动,结果下面人物得票数依次名列前三。据此回答问题。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题1(北师大)
- › 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计划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题1(北师大)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题1(北师大)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题1(北师大)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题1(北师大)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检测题1(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