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语文辅导资料初二语文试卷鄂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正文

鄂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05-17 05:38:50]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语文试卷   阅读:8661
概要: A. 正在看电视直播的小敏说:“无车日活动和其他世界性活动一样,需要大家的广泛参与,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B. 汽车销售商在无车日活动中致辞:“无车日活动不是要我们少卖汽车,而是提醒我们将汽车问题始终放置在关注视野之内。”C. 参与无车日活动的市民说:“我国要尽早重视汽车问题,要学会与汽车相处,以后在社会和经济上付出的代价就会小得多。”D. 正准备开车出去的爸爸说:“我国的汽车普及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我国开展无车日活动的意义不大。”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王羲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岁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③。”父喜,遂与之。不盈④期
鄂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标签:初二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A. 正在看电视直播的小敏说:“无车日活动和其他世界性活动一样,需要大家的广泛参与,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B. 汽车销售商在无车日活动中致辞:“无车日活动不是要我们少卖汽车,而是提醒我们将汽车问题始终放置在关注视野之内。”

C. 参与无车日活动的市民说:“我国要尽早重视汽车问题,要学会与汽车相处,以后在社会和经济上付出的代价就会小得多。”

D. 正准备开车出去的爸爸说:“我国的汽车普及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我国开展无车日活动的意义不大。”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王羲之学书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岁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③。”父喜,遂与之。不盈④期月⑤,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⑥ ,语太常⑦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用笔的书。③恐蔽儿幼令也:恐怕就扼杀了孩儿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不盈:不满。⑤期月:一个月。⑥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⑦:太常:官名

9.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七岁善书 擅长 B、语太常王策曰 对…说

C、流涕曰 鼻涕 D、父喜,遂与之 于是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A、予独爱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渔人甚异之 D、吾欲之南海

11、下面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羲之七岁便擅长书法。

B、王羲之的父亲想等到他成人后再将书法秘籍传授给他。

C、王羲之得到父亲的书法秘籍后书法进步很快。

D、卫夫人见了王羲之的书法,认为他书法的名气会超过他父亲。

四、(14分)

12.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古诗文句子。(共4分,每空2分。)

⑴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⑵ ,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

14.无名战士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七根火柴的?他为什么要保存着七根火柴?(4分)

五、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5~18题。

晒 月 亮

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 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 月光浴。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们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 。人人手中一把蒲扇,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凶”,一脸麻子,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

⑥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好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

⑦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在书生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 结成了夫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状元。

⑧故事说到这儿,很圆满了。 我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

⑨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拍我们,该回屋睡去啦。邻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好听的。

⑩我们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入梦乡。梦里,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的……

⑾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晒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

15. 在为我们讲故事一事上,二伯的情绪变化如下图。请根据文意,将图补充完整。(3分)

得意—— —— ——

16.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

17. 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晒太阳”一词的意思是在阳光下感受太阳的光和热。读完全文后,根据你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你觉得本文题目“晒月亮”的含义该如何理解。(3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试卷初二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阶段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