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1、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3分)
1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2分)
13、 “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1分)
14、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2分)
15、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2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 .
16、文中画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
(3分)
17、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二)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尽情的美的欣赏,已使人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出来,我拉开车窗的玻璃,留恋地朝外看着,想把青海湖的美,深深地印在心里。此时此刻,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的心情,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默默地珍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我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都来观赏青海湖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但是,我又很矛盾,我不敢想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地流向青海湖,青海湖畔因此而筑起西式的小楼,撑起遮阳的花伞,荡起阿波罗乐曲的时候,今天这醉人的青海湖会变成一种什么景象呢。不,这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18、解释下列词语 (4分)
虚无缥缈:
一席之地:
19、文段中的“遗憾和惋惜”指的是什么?请在文段中回答。(3分)
20、文中说“我又很矛盾”,作者为什么矛盾?说说你的理解。(4分)
―――――――――――――――――――――――――――――――――――――――
21、“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这句话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请你为保护青海湖的环境拟一两条措施。(4分)
―――――――――――――――――――――――――――――――――――――――――――――――――――――――――――――――――――――――――――――――――――――――――――――――――――
(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2、解释下列字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参差披拂 明灭可见
差 { 犬牙差互 见{下见小潭
乃记而去,去的古义 ,今义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2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2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3分)
写作 (45分)
26、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以“珍藏的记忆”为题,也可以另拟题目,但要含有“珍藏”的意思,不少于600字。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 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
- › 2016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试卷
- ›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答案
- ›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解析
- › 2016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质检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