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对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云南省境内,与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相邻
2、纬度位置: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地区
3、海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东邻近太平洋,西南邻近印度洋
4、气候:降水量丰富,但年较差大,全年气温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转折过渡]
西双版纳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美丽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哪能不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板书:
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读材料观察]
1、读图7.15《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回答:
*西双版纳利用了当地的哪些自然资源?哪些人文资源?开发了什么旅游产品?
*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与邻国的交通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开辟更广泛的旅游空间。)
2、读下列表格
请你说说西双版纳在发展旅游业前、后,有哪些变化?
发展旅游业前 发展旅游业后
公路较少,崎岖难行,人们外出经常要翻山越岭。 修建了多条州内和跨国公路,空中航线和航班业逐年增多
许多生活用品难以购买,有些是利用自然条件自己制作,生活质量较差。 在各城镇建设了大型购物中心,还在各景点增设零售网点。
城市面积小房子都不高,有些地方较为脏乱街道较在窄,车辆不多。 高楼大厦和城市绿地逐渐增多,街道业变得宽阔整齐。
很少宾馆饭店,而且大多数为不入级的宾馆,设施设备较为落后。 新建了很多宾馆饭店,加强了原有宾馆饭店的改造。
人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主要是种地和种植热带作物,生活较贫困。 人们很容易找到工作,收入比以前大大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能看出西双版纳在交通业、商业、建筑业、餐饮业、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师小结: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大大增长了。
3、读图7.16 《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
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从哪一年开始,旅游收入占GDP30%以上,说明什么行业已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在哪一年以后旅游收入增长明显减缓?其中有几个年份的旅游收入甚至较前一年有所减少。这说明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情况如何?(速度变慢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
4、读P63活动2的材料
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旅游业呈下滑趋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边旅游景点纷纷出现;(2)景点分散,没成规模,接待也没国际化;(2)不法商贩诱客购物,影响声誉;(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5)一些景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
[转折提问]
针对上述问题,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
角色分配:下面我们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企业家组、学者组、商人组、学生组),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展开讨论。
教师小结: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与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双版纳的旅游业能重振旅游雄风!
- 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上册(第一、二章)
- › 初二地理期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
- › 初二地理期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 › 初二地理期中模拟考试题
- › 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
- › 2016年初二地理会考试卷
- › 南通市2016年初二地理会考试卷
- › 2016年初二地理6月会考模拟试题
- › 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 › 初二地理上册中国自然资源复习试题(含答案)
- › 初二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试题(带答案)
- › 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试题(含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