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面编者为大家搜集了“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形成、发展及作用。”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交流、探讨,渗透性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开发决策的生活、生产经验,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正确的资源观,具有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能运用地图分析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及优势。
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技能和方法方面:
1、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2、使学生能够利用获得的信息分析影响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的相关因素
及其作用,对区域环境、经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
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
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3、依托本案例的学习与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初步领会
一个地区的发展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政策、社会条件等,注意各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
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理解一个地区发展与开发中应注意的事项。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音乐、相关挂图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每一年都会有大批国内外游人到
访,今天我们将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
[讲授新课]
(播放西双版纳图片配背景音乐《西双版纳——我的家乡》。把全班分为两个小
组进行竞赛。认真观看短片,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答全才能一分,小组成员可补
答。)
1、 歌中所描绘的地方在哪里?并在挂图中指出。
2、 请你描述看到的植物的形态?
3、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4、 歌中提到了我国哪个少数民族?
5、 这个少数民族过新年时是如何庆祝的?
6、 这个少数民族还有哪些独特的生活习惯呢?
7、 歌中提到过的此地邻近的国家是哪两个?
8、 这里大部分的人信仰什么宗教?
教师总结两个小组的竞赛情况。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教师补充更多的图片及相关
内容:
(2)西双版纳的森林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
低错落,形成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
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3)植物分布是制约动
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森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
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
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4)西双版纳不仅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
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
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
穷魅力。(5)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
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
祝福。(6)“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 傣家竹楼是一种竹
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
。(7)(8)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
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
徒。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1、 植物种类丰富
2、 动物种类丰富—— 热带动植物王国 旅游资源丰富
3、 以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佛教文化、风土人情
4、 邻近东南亚国家——出境游
[转折过渡]
这就是精彩纷呈的西双版纳了。你想去西双版纳吗?你觉得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为什么这里的傣族会有那么独特的生活习俗?为什么西双版纳有这么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呢?
[读图观察]
读图7.10《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
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哪一个省的西南部?与哪些国家为邻?
2、西双版纳位于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属于五个热量带的哪一个?
读地图册P3《中国行政区划》图
3、西双版纳的海陆位置怎么样?
读图P60《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4、景洪市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如何,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
读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中国的夏季风图》各小组讨论,然后请出代表回答。5、为什么西双版纳没有象世界其他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气候?(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板书: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 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上册(第一、二章)
- › 初二地理期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
- › 初二地理期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 › 初二地理期中模拟考试题
- › 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
- › 2016年初二地理会考试卷
- › 南通市2016年初二地理会考试卷
- › 2016年初二地理6月会考模拟试题
- › 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 › 初二地理上册中国自然资源复习试题(含答案)
- › 初二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试题(带答案)
- › 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试题(含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地理西双版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