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物理辅导资料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试题» 正文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试题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物理试卷   阅读:8577
概要: 2.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3.成语“万籁俱寂”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__很小。4.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5.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6.(2012山东烟台 第13题)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三、音色知识详解:1.概念:声音的品质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试题,标签:初二物理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2.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3.成语“万籁俱寂”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__很小。

4.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5.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6.(2012山东烟台 第13题)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三、音色

知识详解:

1.概念:声音的品质或特色。

2.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结构、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相应练习:

1.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5.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考点三:声的利用

知识详解:

1.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2. 回声定位:依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的方法。根据回声定位法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3. 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如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粘有污垢的机器零件、精密的仪器、医疗设备;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等。

相应练习: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3.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知识详解:

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 噪声的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哭声、社会生活噪声。

3. 噪声强弱的等级: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应超过9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应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应超过50 dB。0 dB是人刚好听不见的声音。

4. 噪声的危害:(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了。(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和死亡。(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损坏建筑物。

5. 噪声的控制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相应练习:

1.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

2.噪声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3.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4.如图1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5.(2012贵州安顺,第1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答案:

考点一:一、1、B 2、B 3、【解题思路】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都说明了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敲桌子,桌子发声,肯定在振动,但是这种振动的幅度太小,不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要放大这些振动,可以在桌子上放些轻小物体,比如撒些碎纸屑等。【答案】答案内容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试卷
上一篇:初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