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做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强强对实验的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同时对决定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因素进行了猜想.请指出下列猜想中,肯定不合理的是
A.杯子的组成材料 B.杯口的大小 C.杯里所盛的液体 D.杯子的价格
2.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3.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甲在足够长的空金属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 能听到
A.1声 B.2声 C.3声 D.4声
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6.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7.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C.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
8.如图,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9.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丹阳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9℃ D.丹阳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10.地上有积水时,常用扫帚将水向四周扫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扫开时,地上的孔多,便于渗出 B.增大蒸发面积
C. 扫帚的运动加快了空气的流动 D.扫帚把水吸走了
11.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2.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但纸盒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 水可以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盒的着火点
C. 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散热,故纸盒的温度不高于着火点
13.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吹风,人感到凉爽,若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将
A. 不变 B. 降低 C. 升高 D. 无法确定
14.在“研究水沸腾”实验时能观察到的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A.开始加热就有气泡不断地产生
B.开始加热时杯底及侧壁上生成少许小气泡
C.沸腾前杯底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逐渐变小
D.沸腾时杯底气泡迅速上升,并且体积增大,到达水面,气泡破裂
15.夏天,当我们打开冰箱门时,常可以看到“白雾”,这是因为
A. 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热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成的小水滴
C. 冰箱中的水形成的水蒸气
D. 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
16.如图所示,烧 杯内盛有水,玻璃试管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7.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 来判断的.
18.“神舟六号”在太空中,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如果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 。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m/s,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得___▲____(选填“快”或“慢”)。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__▲_________做单位。
19. 在学校音乐教室里,小华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钢琴上的同一个键,发出声音的 ▲ 不同,用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键,发出声音的 ▲_ 不同.
20.湿衣服能被晒干;在家中用水壶烧水时,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会较快地减少甚至被烧干而造成事故。以上情况,我们称水发生了 ▲ 现象,但形式不同,前者叫 ▲ ,后者叫 ▲ 。
2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其中,规定以▲_ 为0℃,以 ▲_ 为100℃。通常情况下,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22.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温度计的局部图示,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_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_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_ ℃
23.据CCTV报道,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加快.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 ▲ 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请提出一个能防止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________▲_______。
24“吹气”和“哈气”都是从口中呼出来的气,夏天用嘴“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 ,使水温降低。而冬天用嘴对手“哈气”使手变暖和,这是因为 ▲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
25.如图甲在实验室的准备桌上早就摆放着温度计和盛有酒精的瓶子,瓶塞是由泡沫制成。某同学将温度计通过泡沫插入瓶中,观察准备桌上的温度计,示数是24℃。将泡沫瓶塞与温度计一起拿开如图 乙所示,温度计示数将变 ▲ ,这一现象说明了 ▲ ,请你至少列举例一个说明此现象的应用 ▲ 。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 › 辽宁省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四川省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标准实验版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暑寒假作业
- › 内蒙古自治区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天津市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北京市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江苏省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安徽省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浙江省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 江西省八年级物理同步寒假作业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