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物理辅导资料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密度与社会生活» 正文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密度与社会生活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   阅读:8804
概要: A.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300g;B.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100g;C.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 ① 。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 在横线上 ② 。⑵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装满该液体,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34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⑴游码放到零刻度线处(1分) EDBAC(2分) ⑵1.2×103(2分)9.(10广州) 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a)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25所示.(b)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c)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26.(d)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27.问:(1)工艺品的质量m= g.(2)实心铜块的体积V= cm3.图27中铜块所受浮力F= N.(水密度ρ=1× 103kg/m3,g=10N/kg)(3)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密度比铜的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密度与社会生活,标签: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大全,http://www.kmf8.com

A.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300g;

B.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100g;

C.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

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 ① 。

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 在横线上 ②  。

⑵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装满该液体,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34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

⑴游码放到零刻度线处(1分)  EDBAC(2分)   ⑵1.2×103(2分)

9.(10广州) 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25所示.

(b)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

(c)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26.

(d)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27.

问:

(1)工艺品的质量m=      g.

(2)实心铜块的体积V=       cm3.图27中铜块所受浮力F=     N.

(水密度ρ=1× 103kg/m3,g=10N/kg)

(3)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    、密度比铜的密度    .(选填“大”、“小”).

(4)小铃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

否可靠?为什么?

(1)89.0 (2)10.0 0.1 (3)大 小  (4)这个结论不完全对,因为它也可能是铜做的,只是内部空心了;当然,如果是实心的,则肯定不是铜做的。

10.(09宁夏)牛奶被营养学家誉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但市面上有些牛奶掺水较多。能否用身边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来鉴别其是否掺水呢?某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在没有天平、量筒的情况下,选用弹簧秤、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进行实验。

他实验的第一步是用弹簧秤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 ;第二步是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秤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 ,求得水的体积 。

(1)根据该同学的思路,他测算的第三步是

(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算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2)求得牛奶密度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测出牛奶密度 =1.01g/cm3后,他又上网查询得知牛奶的密度 1.03g/cm3,试问他可否通过比较 与 来确定所测牛奶是否掺水,为什么?

(1)将瓶中倒出水,在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秤测出瓶和牛奶的总重力G3,可求出牛奶的质量是 m = (G3- G1)/g.

(2) ρ=(G3- G1)ρ水/(G2- G1)

写出正确结果得3分,若只写出ρ= m/V可得1分

(3)答出:可以判断,答出“因为实际测量值   小于ρ标”的意思 ;

或答出:“不能判断” ,答出“因为测量存在误差,测量值与标准值相差不大,故无法判断”的意思(。

四、综合题

1.(10西宁)图9是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体积一温度图即V—t图象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图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的推论是水在4℃时____最大。

(1)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减小  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增大  (2)4℃时水的密度最大

2.(10鸡西)将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拿出后会出现两个现象。现象一:瓶内的水结冰并且“多”了;现象二:过了一会儿,瓶的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根据 (或 )(1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和水的质量相等,所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1分),瓶壁的温度低于外界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1分)液化成小水珠(1分)。

3.(10酒泉、嘉峪关)今年年初,新疆塔城、阿勒泰地区遭受严重雨雪冰冻灾害。雪灾造成输电线路被压断,电杆倒塌,电力中断,部分地区大面积停电;道路结冰,交通中断;有些地区水管爆裂,集中供水困难。请你根据这则材料提出两个有关物理方面的问题,并作出简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

4.(10宁夏)如图A是鸣翠湖某区域湿地的实际形状,怎样知道它的面积 呢?

测绘人员采用一种“称地图,算面积”的转换测算方法。如图B所示:①将缩小n倍的湿地图形画在一张质量、厚度均匀的硬纸板上;②剪下画在硬纸板上的“地图”,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 ;③在相同硬纸板上再剪一个形状规则、面积为 的样品,称出其质量 ;④根据上述已知量、测得量算出湿地的实际面积 。

请用已知量、测得量,推导出湿地实际面积 的表达式(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推导)。

(2)设硬纸板的密度为 ,厚度为h,则“地图”的密度  ①(1分)

同理,样品的密度 ②(1分);①②式联立,可得 (1分)

湿地的实际面积  (1分)

5.(10枣庄)有一个正方形金属块,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了确定其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小超。他想:测出这种物质的密度不就可以判断了吗?他首先找来了一把最小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仔细测出金属块的边长是31.10mm,他非常得意,觉得的这个测量结果绝对没有误差。接着,算出金属块的体积为30.1,然后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小超读出81.2g,根据密度公式算出ρ=2.7g/cm3。于是,他肯定地说这个正方体是铝。请你指出小超在鉴别物质的实验过程中的五处错误。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读数不应该是31.10mm,小数点后面只能有一位。(1分)

(2)小超说绝对没有误差是错误的,因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分)

(3)金属块的体积是30.1没有单位。(1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
上一篇:初二物理同步练习物质的密度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