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解:火车完全在洞中的路程s=2000m﹣200m=1800m,
火车速度v=72km/h=20m/s,
∵v= ,
∴火车的运动时间:
t= = =90s;
路灯相对于火车位置不断后退,
以火车为参照物路灯在不停地往后退;
故答案为:90;火车.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火车的运动时间、选择参照物,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变化即可正确解题.
20.(2012•肇庆)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速度单位或数字: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是5 km/h ;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是4.2 m/s ;汽车2min内匀速行驶了3600m,汽车的速度是 108 km/h.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2163220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估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1)根据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的估算,通过计算确定各数据的单位;
(2)已知汽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解答: 解:(1)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1.2× =4.32km/h,接近5km/h,故单位是km/h;
骑自行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4m/s,接近4.2m/s,故单位是m/s;
(2)汽车的路程s=3600m=3.6km,运动时间t=2min= h
汽车的速度v= = =108km/h;
故答案为:km/h;m/s;10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单位、求汽车的速度问题,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助于解答该类习题.
21.(2012•烟台)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汽车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地面 为参照物.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
(1)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相对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2)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乘客和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汽车;地面.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2.(2012•南京)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 惯性 而造成的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最大速度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12 km.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2163220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4)知道此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速度,据公式s=vt可计算出运动的路程.
解答: 解:(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是运动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飞出,造成二次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4)此时所走的路程是:
S=vt=30km/h× h=12km.
故答案为:(1)运动;(2)惯性;(3)最大速度;(4)12.
点评: 该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惯性应用的判断、最大速度的理解和速度的计算等知识点.
23.(2012•内江)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 120 Km,平均速度为 11.1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2163220
专题: 信息给予题;顺推法.
分析: ①已知汽车的启动时间和到达时间,可以得到汽车行驶的时间;
②已知汽车开始计时的里程数和行驶一段时间后的里程数,可以得到汽车此过程行驶的路程;
③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 得到行驶的速度.
解答: 解: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12:25﹣9:25=3h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7582km﹣27462km=120km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 = =40km/h=11.1m/s
故答案为:120;11.1.
点评: 此题是关于速度运算的基本题目,读懂图片提供的时间和路程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4.(2012•昆明)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人1s通过的距离为1.2m ;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 500 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 静止 的(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163220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①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②已知人步行的速度和路程,利用t= 得到需要的时间;
③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都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 解:
①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人1s通过的距离为1.2m;
-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运动复习试题
- › 人大附中初二物理同步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十二)
- › 人大附中初二物理同步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十)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运动和力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力学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牛顿第一定律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力学精选探究题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力学专题选择题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摩擦力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重力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力学知识典型题
- › 最新初二物理寒假作业:二力平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运动复习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运动复习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运动复习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运动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