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
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中法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继续;下启瓜分狂潮和维新运动兴起,直接导致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维新政治运动的展开。另一方面,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浴血奋战、誓死抗敌的壮烈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坚强决心,这正是培养初中学生以英雄为榜样,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最佳素材。
瓜分狂潮
瓜分狂潮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帝国主义在政治上扩大侵略中国的表现。这使中国进一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半殖民地化程度空前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难点: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具:视频、教学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中法战争的结局如何?
导入新课: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请同学们回忆: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我国什么地方?结果怎么样?指出: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侵台碰壁后,日本接着把魔爪伸向了与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8年后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入侵中国又挑起了大规模的甲午中日战争。
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演示PPT课件>
1.1894年7月25日,日本借口朝鲜农民起义―进兵朝鲜。
2.1894年9月15日,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狂逃
3.黄海战役<详述战斗经过>
9月17日 邓世昌 林永升 刘步蟾
4.旅顺陷落 徐邦道 日军暴行<让学生看相关资料>
5.威海卫溃败
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的一项主要成就,是大清帝国海防的重要力量,由于李鸿?quot;避战保船"的消极战略而可耻的覆灭了,至此洋务运动也彻底失败了。
-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甲午中日战争
- ›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之甲午中日战争
- › 初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学案
- ›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 初二历史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 › 高一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
- › 高考历史必背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
- › 高三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复习教案
- › 高一历史学习: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 › 历史优秀评课稿《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