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历史辅导资料初二历史试卷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模拟及答案» 正文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模拟及答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历史试卷   阅读:8897
概要: A.丝绸服饰 B.唐装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30、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8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2分)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2) 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他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4分)材料三:右图(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的中国社会状况?(2分)3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模拟及答案,标签:初二历史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A.丝绸服饰 B.唐装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

30、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8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2分)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 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

他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4分)

材料三:右图

(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

的中国社会状况?(2分)

3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3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问题:(14分)

(1)甲图的作者是谁?(1分)他在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2)指出乙图和丙图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分别体现了哪两个派别的救国方案?(2分)

(3)以丁图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4)概括指出以上图片所反映思想的共同点。(1分)从甲图到丁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012—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B D B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C A B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B B D A C D A

31、(1)1840年;(2分);

(2)左宗棠(2分);黄海海战(2分);

(3)《辛丑条约》(2分)。

32、(1)《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4分);《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4分);《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打开中国市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1) 魏源(1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任意3个3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2分)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1分)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文化(1分)

 初中 > 初二 > 历史 > 初二历史试题

上一页  [1] [2] 


Tag:初二历史试卷初二历史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试卷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以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