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www.kmf8.com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地理试题: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陕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陕教版)
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上)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到学生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和行为
2、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知道从众心理是青少年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到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从众心理。
2、教学难点:避免盲目从众。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P2:阅读教材故事,思考问题:
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P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情景,思考下列问题.
(1)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从众的影响是积极地,它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蒙蒙的行为是否值得,理由是?
3、P4:看图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图片中的情景造成生么影响,我们身边是否有这种行为并举例?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欣赏导入:富尔顿用新测量方法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度,这种比传统理论要高出500倍。由于高地太多,他担心别人会认为他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就没有伸张。而年轻的人也得出和富尔顿相似的结论并伸张出去了,引起科学界的关注。富尔顿说: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
思考:导致富尔顿错失良机的原因有哪些?
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讨论交流,让学生领会知识点:生么是从众心理?列举生活中德事例加以说明。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它是支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悟性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2、学生讨论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故事” 根据材料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从众心理的心理现象。组织讨论:联系上述情景,谈谈从众心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
2、自学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学生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 ,回答问题,
3、引到学生解决“教学用题” 3
具体流程:展示图片 完成教材要求 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三)总结全课、巩固练习。
具体流程: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 教师总结,出示板书。
六:板书设计: 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从众行为的影响
七、补充课文正文
1、从众的表现形式?
(1)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2)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3)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2、什么是“真从众”和“假从众”?
"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3、从众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从众心里的消极影响:盲目从众、随波逐流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生活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做自己主人》
第二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正确认识好奇心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既要珍惜和重视好奇心,又要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2、能力: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好奇心,把握好好奇心方向。
3、知识: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好奇心的可贵
2、教学难点: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P5:请大家阅读教材上“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思考问题。
(1)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如此入迷,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2)对昆虫的强烈的好奇心最终使得法布尔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什么是好奇心?
2、P6向学生展示材料“鸡蛋是大头还是小头先出来的探究过程”,思考问题
3、P6:请学生们阅读教材知识卡片,思考问题:
(1)科学家的成功与好奇心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许多中学成为了小小的发明家?
4、多媒体展示材料“成功的伦普上尉成为英国人俘虏的故事”,思考下列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P7欣赏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产生了“进去看看”和“来一支尝尝”的念头?
(2)谈谈你对“培养好奇心,要把握好方向”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展示故事——《苹果里的五角星》
问题:请同学们谈感想。然后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
具体流程: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完成教材要求,学生会带,老师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领会什么是好奇心。
2、自学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展示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 ,回答问题学老师点评得出结论:好奇心与成功的关系。
- 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陕教版)
- › 2016年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
- › 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检测试题
- › 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政治诚信为本检测试题
- › 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试题(教科版附答案)
- › 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检测试题(有答案)
- › 2016初中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
- › 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测试题(人教版附答案)
- › 教科版初中八年级政治寒假作业
- › 初中八年级政治暑假作业试题
- › 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暑假作业
- › 八年级政治暑假作业测试题(人教版)
- ›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暑假作业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陕教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陕教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陕教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陕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