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数学辅导资料初三数学试卷2017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解析» 正文

2017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解析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数学试卷   阅读:8165
概要: 故AP1= ,AP2= ,AP3= …APn= 。∴当n=14时,AP6= 。故选A。13. (2012浙江台州4分)如图是一个由3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则它的主视图为【 】A. B. C. D.【答案】A。【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从正面看易得上层左边有1个正方形,下层有2个正方形。故选A。14. (2012浙江台州4分)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B。【考点】中心对称。【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符合此定义的只有选项B。故选B。15. (2012浙江温州4分)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牟合方盖”(如图甲)找到了球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牟合方盖”是由两个圆柱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嵌入一个正方体时两圆柱公共部分形成的几何体,图乙所示的几何体是可以形成“牟合方盖”的一种模型,它的主视图是【 】。【答案】B。【考点】简
2017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解析,标签:初三数学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故AP1= ,AP2= ,AP3= …APn= 。

∴当n=14时,AP6= 。故选A。

13. (2012浙江台州4分)如图是一个由3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则它的主视图为【 】

A. B. C. D.

【答案】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从正面看易得上层左边有1个正方形,下层有2个正方形。故选A。

14. (2012浙江台州4分)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中心对称。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符合此定义的只有选项B。故选B。

15. (2012浙江温州4分)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牟合方盖”(如图甲)找到了球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牟合方盖”是由两个圆柱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嵌入一个正方体时两圆柱公共部分形成的几何体,图乙所示的几何体是可以形成“牟合方盖”的一种模型,它的主视图是【 】。

【答案】B。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主视图的定义,得出圆柱以及立方体的摆放即可得出主视图为3个正方形组合体:主视图为两列,左边一个正方形,右边两个正方形,故选B。

16. (2012浙江义乌3分)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主视图为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主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因此,

A、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故此选项错误;

B、球的主视图是圆,故此选项正确;

C、圆锥的主视图是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D、圆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7. (2012浙江义乌3分)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

A.6  B.8  C.10  D.12

【答案】C。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8,

∴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故选C。

二、填空题

1. (2012浙江杭州4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它们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若在此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移动点A,使得这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点A的横坐标仍是整数,则移动后点A的坐标为 ▲ .

【答案】(﹣1,1),(﹣2,﹣2)。

【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把A进行移动可得到点的坐标:

如图所示:A′(﹣1,1),A″(﹣2,﹣2)。

2. (2012浙江丽水、金华4分)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  ▲  .

【答案】5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BC=40°,以及∠OBC=∠OCB=40°,再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EO=EC,∠CEF=∠FEO,进而求出即可:

连接BO,

∵AB=AC,AO是∠BAC的平分线,∴AO是BC的中垂线。

∴BO=CO。

∵∠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O,

∴∠OAB=∠OAC=25°。

∵等腰△ABC中, AB=AC,∠BAC=50°,∴∠ABC=∠ACB=65°。

∴∠OBC=65°-25°=40°。∴∠OBC=∠OCB=40°。

∵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EO=EC,∠CEF=∠FEO。

∴∠CEF=∠FEO=(1800-2×400)÷2=50°。

3. (2012浙江宁波3分)把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 .

【答案】y=﹣(x+1)2﹣2。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旋转的性质。

【分析】∵二次函数y=(x﹣1)2+2顶点坐标为(1,2),

∴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2)。

∴旋转后的新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y=﹣(x+1)2﹣2。

4. (2012浙江绍兴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使点C落在EB′与AD的交点C′处.则BC:AB的值为 ▲ 。

【答案】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连接CC′,∵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使点C落在EB′与AD的交点C′处,

∴EC=EC′,∴∠EC′C=∠ECC′,

∵∠DC′C=∠ECC′,∴∠EC′C=∠DC′C.

∴CC′是∠EC'D的平分线。

∵∠CB′C′=∠D=90°,C′C=C′C,∴△CB′C′≌△CDC′(AAS)。∴CB′=CD。

又∵AB′=AB,∴B′是对角线AC中点,即AC=2AB。∴∠ACB=30°。

∴tan∠ACB=tan30°= 。∴BC:AB= 。

5. (2012浙江绍兴5分)如图,矩形OABC的两条边在坐标轴上,OA=1,OC=2,现将此矩形向右平移,每次平移1个单位,若第1次平移得到的矩形的边与反比例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它们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0.6,则第n次(n>1)平移得到的矩形的边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 ▲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三数学试卷初三数学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数学辅导资料 - 初三数学试卷
上一篇:中考数学方程(组)和不等式(组)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