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4)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均有毒.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成分,小红和她的同学进一步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恢复了红色.
【实验结论】(1)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2)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SO2(二氧化硫) ,此反应还生成了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
(3)浓硫酸与铜加热时能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明: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溶液中溶质的 浓度大小或质量分数大小 有关.
【拓展延伸】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硫酸铜的水溶液呈蓝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解答: 解:分析猜想:(1)溶液变蓝,说明有硫酸铜生成,故填:CuSO4(硫酸铜);
实验结论:(2)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填:SO2(二氧化硫),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3)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与浓硫酸反应,说明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故填:浓度大小或质量分数大小;
拓展延伸: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填:SO2+2NaOH═Na2SO3+H2O.
点评: 本题为科学探究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五、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31.(2012•株洲)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5%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2)根据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4.5%.
故答案为:(1)176; (2)4.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们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的掌握程度.
32.(2012•株洲)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2)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考虑结晶析出方法;(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用碳酸钠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原来的氯化钠质量,除以反应后总溶液质量.
解答: 解:(1)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用蒸发结晶;
(2)解:设12g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解得x=10.6g
根据: 解得y=11.7g
该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88.3%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为:12g﹣10.6g+11.7g═13.1g,反应后溶液质量为57.9g+12g﹣4.4g=65.5g,
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故答案为:(1)蒸发结晶;(2)88.3%;(3)20%.
点评: 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时,容易忽略原来的氯化钠质量.
相关链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2017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株洲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