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www.kmf8.com为大家整理了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青年,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于20年代出版的机关刊物。周刊,1923年10月发刊于上海,后迁广州、汉口等地出版。译载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创办人与编辑者为恽代英、林育南、邓中夏、萧楚女、任弼时、张太雷、李求实等。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1927年10月停刊,共出170期,最高发行量达3万份,吴雨铭的《烈士集》(组诗,在青年中产生过重大影响。1939、1948年曾两度复刊。赵声的《遗诗》,
《中国青年》是%26#8220;五四%26#8221;以后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刊物。朱自清的《赠友》,它的前身《先驱》,如瞿秋白的《那个城》,早在1922年2月就设置“革命文艺”栏。《中国青年》创刊后,陆续发表有关文学问题的文章近30篇,批驳“东方文化”派利用泰戈尔来华之机所作的有害宣传。引导文艺青年关心社会现实,接近工农群众,投身革命斗争,培养革命感情,但一些文章也存在着对初期新文学否定过多的缺点,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反对个人享乐与颓废悲观的倾向。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秋士《告研究文学的青年》,代英《八股?》、《文学与革命》,泽民《青年与文艺运动》,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思想界的联合战线问题》,泽民《青年与文艺运动》,楚女《艺术与生活》、《〈中国青年〉与文学》,张刃光《中国所要的文学家》等。这些文章把文学看作是“儆醒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自觉,和鼓吹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勇气”的一种“最有效用的工具”(《贡献于新诗人之前》),反对个人享乐与颓废悲观的倾向。对革命文艺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文章也存在着对初期新文学否定过多的缺点,发生过某种“左”的偏差。该刊还载文揭露封建文化势力的反动本质,接近工农群众,并出版“泰戈尔特号”,批驳“东方文化”派利用泰戈尔来华之机所作的有害宣传。除译载高尔基等俄苏作家的作品外,《中国青年》也发表过一批较好的革命文学创作,如瞿秋白的《那个城》,朱自清的《赠友》, br 《中国青年》是五四以后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刊物。赵声的《遗诗》,绍吾的《我站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巅》,在青年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吴雨铭的《烈士集》(组诗,最高发行量达3万份,共65首),一声的《奴隶们的誓言》、《十月革命》、《誓诗》,光赤的《疯儿》等。第 144期还以《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题,译载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周刊,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青年,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相关推荐
关于古代别称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初中文学常识总结:地理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青年
- › 2016小升初语文辅导之文学百科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原音韵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州乐府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作家协会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新文学大系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神话研究ABC
- › 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青年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青年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青年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文学百科知识专题: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