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1 . 了解孙犁及“白洋淀派”的艺术风格
2 .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疏密有致安排材料以及采用纵剖面的写法
3 . 体会人物对话对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欣赏文章质朴、清新的语言
4 . 借鉴文章出色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学以致用
5 . 词语积累:惦记、藕断丝连、影壁、凫水
【动脑动手】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 一 )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到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1 . 对上段地话显示的五位青年妇女的个性特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 . ①乖巧伶俐 ②质朴憨厚 ③稳重谨慎 ④性急冒失 ⑤忸怩羞涩
B . ①质朴憨厚 ②性急冒失 ③乖巧伶俐 ④稳重谨慎 ⑤忸怩羞涩
C . ①稳重谨慎 ②乖巧伶俐 ③忸怩羞涩 ④质朴憨厚 ⑤性急冒失
D . ①忸怩羞涩 ②性急冒失 ③稳重谨慎 ④乖巧伶俐 ⑤质朴憨厚
2 . 给第五位青年妇女的话加标点。
3 . 第五位青年妇女的话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
4 . 这几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看主要起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就人物形象而言,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 二 )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有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1 . 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 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 . 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势。
B . 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C . 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和地点,而且暗示下文,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D . 通过写和平宁静下的夜景来说明战争是残酷的。
2 . 对文中“缠绕”、“跳跃”两个词表达作用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 . 衬托水生嫂编席时的愉快心情。 B . 表现水生嫂编席技术的熟练。
C . 表现水生嫂的勤快,不知劳累。 D . 表现水生嫂编席动作给人的美感。
( 三 ) 甲: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
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的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空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1 . 甲文和丙文都有描写划船水声的内容,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填空:
( 1 ) 丙文写妇女寻失不遇的回归途中,轻轻的划船,一橹一橹,一声一停,水声_______,节奏_________,这水声传达出妇女们的__________情绪。
( 2 ) 甲文写妇女们归途中遇到日本鬼子追赶,这时的划船声,一声紧一声,水声_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很好地表现出妇女们______________的品格。
2 . 用简练的语言分析乙文和丙文的写景各有什么作用。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比较甲、丙和乙文,回答下面问题:
( 1 ) 用简练语言指出甲、丙与乙文的不同风格。
甲、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一 ) 1 . A 2 . , — — ! 3 . 反语
4 . 交待故事发生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 二 ) 1 . D 2 . C
( 三 ) 1 . ( 1 ) 舒缓;均匀、缓慢、轻松;少许的失意
( 2 ) 高亢、急促;紧凑、整齐;沉着、镇静、临危不俱
2 . 乙文:写月下荷塘的美,为作者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
丙文:创造一种平静而富有诗意的气氛,与下文的紧张形成鲜明对照
3 . ( 1 ) 甲、丙文: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乙文:描写细腻,富有神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2 ) 甲、丙文:写出抗日必胜的信心
乙文:写在大革命失败之际,为了表现苦闷中偷来的片刻淡淡的喜悦。
【创新园地】
1 . 有位作者曾将我国18部古典名著巧妙串连,编成一首韵味十足的七言诗,你能说出这首诗中包含的是哪18部名著吗 ?
东西三水桃花红,
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
聊斋史书西厢镜。
同学们思考后,可将你的答案反馈给我们。
【参考答案】
“东”: ( 清代 ) 蔡元放《东周列国》 “西”: ( 明 ) 吴承恩《西游记》
“三”: ( 元末 ) 罗贯中《三国演义》 “水”: ( 明 ) 施耐庵《水浒传》
“桃花”: ( 清 ) 孔尚任《桃花扇》 “红”: ( 清 ) 曹雪芹《红楼梦》
“官场”: ( 清末 )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儒林”: ( 清 ) 吴敬梓《儒林外史》
“金瓶”: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三言”: ( 明 ) 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 高一第一单元语文下册教案:荷花淀教案
- › 高一第一单元化学教案:元素与物质世界
- › 高一第一单元化学教案: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
- › 高一第一单元下册地理教案:人类认识的宇宙
- › 高一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1
- › 高一第一学期化学备课组年度工作总结
- › 高一第一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二
- › 高一第一学期英语教师工作总结
- › 高一第一单元下学期语文教案;边城节选
- › 高一第一单元下册语文教案:荷花淀教案
- › 高一第一单元语文下册教案:荷花淀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第一单元语文下册教案:荷花淀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第一单元语文下册教案:荷花淀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第一单元语文下册教案:荷花淀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第一单元语文下册教案:荷花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