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谢您对www.kmf8.com高一语文教案栏目的关注,小编特意在此发布了此文“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庄周买水教学案”在最新一年www.kmf8.com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www.kmf8.com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庄周买水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寓言的文体特点。了解文中的典故“庄周梦蝶”“濠梁观鱼”“仓颉造字”“涸辙之鲋”及《秋水》等。
2.领悟这篇寓言式杂文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复述课文,体会作者巧妙、合理的想象。
2.理解课文的寓意,把握课文形象说理的特点。
3.品读课文,感受寓言式杂文调侃的笔调、诙谐的语言、借树开花的写法、古老的神话色彩。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形象说理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寓意,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
1.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
2.品读赏析课文,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的故事情节。
2.复述法。
3.讨论点拨法。本文构思新巧且富有趣味,教师宜在学生反复朗读、互动探究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4.品读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合作研讨,探究本文的寓意,理解课文的主旨;品读鉴赏,体会寓言式杂文的美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当代寓言故事《庄周买水》。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跟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选几位同学解释文中的典故。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形象生动。
叙述人应读出调侃的语调,东海、河伯、濠梁三处的办事员由一人充当,应读出世故、自得的情态,庄周的话应读出无奈、困惑的语意。
三、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意
1.小组推荐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点。
2.教师出示全文情节简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意。
图示: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理解寓意
1.提问:寓言诗人拉•封丹认为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请大家谈谈,这篇寓言式杂文有什么寓意?
学生前后座四人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研究,要求人人发言。小组组长负责记录发言情况。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这则寓言鞭挞社会上乱涨价乱收费的不正之风。文章中:水在东海每吨1元;到河伯处每吨10元,另加2的好处费;到濠梁每吨50元,九折优惠;最终一吨水变成47元,这分明是“生财有道”的不正之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坑害百姓。
第二小组:这则寓言讽刺社会上商业部门受利益驱动而投机取巧、坑害人民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庄周到东海买水的戏剧性情节让人哭笑不得。到东海买水,几经周折(从东海到河伯处到濠梁),最后又回到东海。不变的是东海水,变了的是水的价格还有身心劳累的庄周。河伯处和濠梁处巧取豪夺,让庄周劳心竭力又破财。
第三小组: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各部门的趋利倾向。庄周呕心沥血创作的《南华经》因征订数只有3本而被出版社恭恭敬敬退回,这是出版社受利益驱动做出的选择;河伯买水,囤积居奇,转手倒卖提货单,水价暴涨,还是为了利;东海波臣苦于干渴,濒临死亡,是利益驱动的牺牲品。
第四小组: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经济大潮初来之际,人们的意识、观照事物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所发生的急剧变化——盲目、畸形、扭曲。
……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相信大家都有了明确的理解。是啊,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变化源于利益驱动往往不成熟,甚至有些盲目、扭曲,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庄周被迫弃文从商、庄周买水几经辗转受尽劳苦、东海波臣受渴濒死等等情节,都暗示着这一切。
3.学生自由质疑,或指名请别的同学回答,或请教师回答。
学生提到的问题有:
(1)文章结尾写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对深化主题有何作用?
(2)文章有关车辙中的小鱼求救这一部分文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或者把这一部分文字改成“好不容易又走了十天十夜,才到东海。负责提水的倒很热情,拿过提货单,又是忙着咋唬大车,又是忙着提水,不让庄周动手。桶装满了,庄周忙捧上烟表示感谢。提水者手一推:‘不抽烟。手续费每吨一元,共计一百元。’”下接原文“庄周睁大了眼睛,不说也不动”。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合作研讨。
明确:天降甘霖,无疑会给缺水受干旱之苦的庄周、车辙中的鲋鱼以安慰,暗示社会经济大潮的涌来会给我们带来变化,我们应理性地认识生活,认识变革。这一情节的安排,表现了作者对理性的热切呼唤。更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去掉“车辙中的小鱼呼救”这一情节,加上提水的手续费一百元,与下文衔接较恰当,也更淋漓尽致地鞭挞了卖水者随意加价、恶意勒索的丑恶行径。但是无形中削弱了文章的批判力量,限制了文章的写作范围,过于直白,失却了原文表达的空灵、蕴藉。
作者活用了“涸辙之鲋”这一典故。“涸辙之鲋”比喻陷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文中的小鱼是东海波臣,就连东海波臣都因饥渴而濒临死亡,那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危害就可想而知了。
- 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庄周买水教学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 › 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 ›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 ›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语文?
- › 高一语文教案:演绎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合情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计划
- › 高一语文上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庄周买水教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庄周买水教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庄周买水教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庄周买水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