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生物辅导资料高一生物试题2017高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正文

2017高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05-18 21:33:3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生物试题   阅读:8705
概要: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10.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CO2(mg/100 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D.超过9.0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www.kmf8.com 11.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2017高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标签:高一生物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10.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CO2(mg/100 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www.kmf8.com

11.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12.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

A.a+b,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

13.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Ⅱ、Ⅰ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不同,这是因为酶浓度和温度的不同

C.AB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D.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至少应设置3种不同的温度

1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将西红柿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光强普通

阳光(%) 0 20 40 60 80 100

开始时的CO2

浓度(%)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12 h 后的CO2

浓度(%) 0.368 0.306 0.289 0.282 0.280 0.279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光照强度的变化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1组实验

C.若将第6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细胞中的C5将增加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

15.从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1h,Q放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1h,再把P、Q放回原来位置,测定处理的圆柱体块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A.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       B.P不合适,Q也不合适

C.P精确合适,Q也精确合适      D.P精确合适,Q不精确合适

上一页  [1] [2] 


Tag:高一生物试题高一生物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生物辅导资料 - 高一生物试题
上一篇:高一生物试题:2017年高一生物试题单选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