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化学辅导资料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正文

高一化学教案: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化学教案   阅读:8223
概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和Cl2都是氯元素 B.Cl2有毒, Cl-也有毒C.Cl-离子半径比Cl原子半径大 D.Cl2和Cl原子都呈黄绿色答案:C。4.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A.液氯 B.KClO3溶液 C.HCl气体 D.NaCl晶体答案:D。5.下列物质中,在光照下不反应的是( )A.氢气和氯气的混和气体 B.次氯酸C.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 D.氯水答案;C。6.下列微粒中,能起漂白的作用的是( )A .Cl2 B.Cl- C. HCl D.HClO答案:D。7.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具有漂白作用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答案:C。8.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应使氯气通过( )A.浓H2SO4 B. 固体烧碱 C. 生石灰 D .饱和食盐水答案:A。9.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中生成+3价铁盐的是( )A .铁和稀硫酸 B.铁和氯化铜溶液 C.铁和氯气 D.铁和氧气答案:C。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氯水 C.盐酸 D.漂
高一化学教案: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标签:高一化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和Cl2都是氯元素 B.Cl2有毒, Cl-也有毒

C.Cl-离子半径比Cl原子半径大 D.Cl2和Cl原子都呈黄绿色

答案:C。

4.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

A.液氯 B.KClO3溶液 C.HCl气体 D.NaCl晶体

答案:D。

5.下列物质中,在光照下不反应的是( )

A.氢气和氯气的混和气体 B.次氯酸

C.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 D.氯水

答案;C。

6.下列微粒中,能起漂白的作用的是( )

A .Cl2 B.Cl- C. HCl D.HClO

答案:D。

7.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答案:C。

8.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应使氯气通过( )

A.浓H2SO4 B. 固体烧碱 C. 生石灰 D .饱和食盐水

答案:A。

9.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中生成+3价铁盐的是( )

A .铁和稀硫酸 B.铁和氯化铜溶液 C.铁和氯气 D.铁和氧气

答案:C。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 B.氯水 C.盐酸 D.漂粉精

答案:A。

第1单元 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PPT2)

2Na+Cl2=2NaCl

2Fe + 3Cl2 2FeCl3

H2 + Cl2 2HCl

Cl2+H2O 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 O2↑+ 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PPT3-10)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PPT11)

[叙述]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 氧化剂

有还原性 有氧化性

被氧化 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PPT13-15)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1单元 课时4

溴、碘的提取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意义。

2.学会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

3.结合反应原理分析提取溴和碘的过程,体会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4.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

难点: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及工业生产流程。

三、设计思路

由对比氯、溴、碘在海水中浓度的差异引出从海水中提取这些元素方法上的差异,通过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溴单质和碘单质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意义,从掌握实验室制备溴单质和碘单质方法到了解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回顾本专题第一节课中使用过的“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表”,可以明显发现氯、溴、碘三种元素在海水中含量的巨大差异,学生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方法与提取氯的方法的异同,最后得出结论:从提取氯化钠后所得的母液中提取溴,从海水中富含碘元素的植物中提取碘。(PPT2-3)

[过渡]溴元素和碘元素在海水中以-1价离子形式存在,需要被氧化成相应的单质才能被提炼出来,氯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这里要大显神威了。先来看看我们在实验室中怎样用氯气制取出溴单质和碘单质。

[活动与探究1]学生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PPT4)

[观察]观察操作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板书]Cl2+2KBr=Br2+2KCl

[阅读与思考]结合演示实验,通过阅读教材中有关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文字,运用反应原理解释生产流程的设置原因,并能根据“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推断出溴单质的易挥发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 - 高一化学教案
上一篇:高一化学教案: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