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ΔH1
②1.0 mol/L HCl溶液50 mL、1.1 mol/L NH3·H2O溶液50 mL
13.0
ΔH2
(1)实验中碱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在实验之前预计ΔH1=ΔH2,他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在实验之前预计ΔH1≠ΔH2,他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的温度是:①的起始温度13.0℃、终了温度19.8℃;②的起始温度13.0℃、终了温度19.3℃。设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忽略实验仪器的比热容,则ΔH1=__________;ΔH2=__________(已知溶液密度均为1 g/cm3)。
解析:(1)中和热的测定属于定量实验,发生反应的酸和碱必须有一方是过量的。在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构成的化学反应中,欲使某一种物质完全反应,让其他物质过量是有效措施之一。
(2)在上表的信息中,除了NaOH和NH3·H2O的碱性强弱程度不同外,其他都相同。
(3)ΔH=-m·c·(T2-T1)/n(H2O),n(H2O)=0.050 mol。
答案:(1)保证酸完全反应,减小实验误差
(2)①②中酸与碱的元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都相同NaOH是强碱,NH3·H2O是弱碱
(3)-56.9 kJ/mol-52.7 kJ/mol
21.(9分)写出温度为298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3 mol NO2(g)与1 mol H2O(l)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O还原1 mol Fe2O3,放热24.8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 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NO2(g)+H2O(l)===2HNO3(aq)+NO(g)ΔH=-138 kJ/mol
(2)3CO(g)+Fe2O3(s)===2Fe(s)+3CO2(g)ΔH=-24.8 kJ/mol
(3)2HgO(s)===2Hg(l)+O2(g)ΔH=+181.4 kJ/mol
22.(6分)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__________。
A.Na+(g)+Cl-(g)===NaCl(s)ΔH
B.Na(s)+2(1)Cl2(g)===NaCl(s)ΔH1
C.Na(s)===Na(g)ΔH2
D.Na(g)-e-===Na+(g)ΔH3
E.2(1)Cl2(g)===Cl(g)ΔH4
F.Cl(g)+e-===Cl-(g)ΔH5
(2)写出ΔH1与ΔH、ΔH2、ΔH3、ΔH4、ΔH5之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ΔH1=ΔH+ΔH2+ΔH3+ΔH4+ΔH5
通过阅读“高二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非选择题三”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相关推荐:
www.kmf8.com- 高二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非选择题三
- › 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 › 高二化学教案: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 › 高二化学教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学案
- › 高二化学教案:铁及其化合物
- › 高二化学教案:钠及其化合物
- › 高二化学教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 高二化学教案:原电池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综合运用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拓展探究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练习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2课时基础达标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2课时综合运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非选择题三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非选择题三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非选择题三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非选择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