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 )
A.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趋同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5.2010年6月11日,南非世界杯开幕式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正式拉开帷幕。在现场,人们感受到10万人欢乐起舞,大声高唱的热闹气氛。非洲歌声彰显了原汁原味的天籁之音,向人们展现独特的非洲风情,同时开幕式也突出了参加本届世界杯的六支非洲球队所在国家的元素。这说明 ( )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
C.保持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举办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6.南非世界杯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人们在友好的气氛中欣赏美妙的音乐,感受文化的多样性。这说明 ( )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和睦相处、相互交融
②民族文化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得到各国认同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注重发展教育是因为 ( )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2600年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至今。相关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史记》,元人纪君祥据以创作杂剧,影响深远;现今京剧、潮剧、秦腔、豫剧、越剧都保留有《赵氏孤儿》这一剧目,同一题材的小说、话剧亦不鲜见;这一故事十八世纪还曾传入欧洲,伏尔泰将之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上演引起轰动。这说明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传承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明末清初,晋西北高原一带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连年饥荒迫使无数山西难民背井离乡北上,远赴内蒙古中西部逃荒,谓之“走西口”。这一走就走了300多年,它对内蒙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走西口”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
A.商贸活动 B.旅游活动 C.人口迁徙 D.口语传播
21.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 )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中央高层首次旗帜鲜明地强调坚决抵制“三俗”之风。“三俗”之风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 )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②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③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④经济利益的驱动
A.①③ B. ①④ C.①② D.②④
23.“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下列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是“文”的精神内涵
②“文”与“道”的关系反映了物质与文化的关系
③透过“文”可以悟“道”,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道”不属于文化的范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于2010年1月24日起在武夷山上演。回答25~26题。
25.《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 ( )
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 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
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 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6.《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增长。这表明 ( )
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③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产品生产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7.2010年春,“G族”异军突起。G族,泛指3G时代常使用手机上网、阅读、音乐视频等功能的人群。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都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了中国两会传播的全球落地。这表明 ( )
①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 兰州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 兰州一中高二英语期中试题
- › 甘肃兰州一中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 › 兰州一中高三英语期中试题
- › 兰州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 甘肃兰州一中高一英语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兰州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兰州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兰州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兰州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