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历史辅导高二历史试题2017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 正文

2017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历史试题   阅读:8317
概要: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 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参考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扣住限制性条件“道家学说”。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而A项中的“崇功利,尚干涉”,C项中的“同情公室”,D项中的“深信政府万能”都体现的是“人为”。B项则体现了“无为”思想。5. 【答案】B【解析】A项图片是金字塔,属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B项图片是《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C项雕塑属于古罗马文明成就,D项建筑是希腊帕台农神庙,属于古希腊文明,故选B。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 能力。从材
2017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标签: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 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扣住限制性条件“道家学说”。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而A项中的“崇功利,尚干涉”,C项中的“同情公室”,D项中的“深信政府万能”都体现的是“人为”。B项则体现了“无为”思想。

5. 【答案】B

【解析】A项图片是金字塔,属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B项图片是《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C项雕塑属于古罗马文明成就,D项建筑是希腊帕台农神庙,属于古希腊文明,故选B。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 能力。从材料中“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这一有效信息,可以分析出,涉及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电气时代的电灯等发明符合这一概念。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此题为基本常识题,依据所学知识可选择B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字”。这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答案】D

【解析】黄宗羲的主张本质上仍属于儒学的范畴,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故①②④都是对“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的正确理解,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故③本身有误,不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时各家的主要主张,意在考查学生对各家学说的区别能力。解答本题必须先弄清楚题干材料的意思是“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这反映出作者主张诸侯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不要相互残害。这是墨家的“兼爱”的思想。

13.【答案】A

【解析】168 7年,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经典力学体系建立,其他三项都无法满足题目的时间要求。

14.【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 失了”这说明平等的消失是因为一个人占据了另一个人的食粮, 只有在私有制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制,这种不平等的扩大就出现了奴役和贫困。这段话表明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故选择A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咏物”“见诗如见画”和文人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可知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文学艺术和时代的关系。把《哀悼基督》放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个具体的环境中,思考它出现的原因。明清时期,中国在文化上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点,要把小说的繁荣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它繁荣的原因。

【解析】(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2)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

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场阶层壮大;社会民众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倾向于追求荣华富贵、张扬个性。

18.【答案】(1)仁;克己复礼。

(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 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第(1)问,从材料主旨可得出结论。 第(2)问,从材料的“五常”、“天人感应”思想以及“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即可判断其出发点,根本目的则从其阶级立场出发。第(3)问,把握朱熹理学基本思想即可,历史影响从正反两面解答即可。 第(4)问,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材料中的“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结合儒家修身、齐家等思想解答。 第(5)问,开放性题目,从思想理论与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思想 的传承性方面解答即可。

19.【答案】(1)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增加,市场萧条,电影业受到影响。

(2)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美国家庭普及。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脑、互联网逐渐普及,冲击了电影业。

(4)①说明电脑技术可以有无限的视觉形象创造力,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挑战了传统观念。②在现代科技影响下,观众欣赏习惯和要求开始变化,更注重视觉感官欣赏和刺激,使得导演更加注重当代高科技的运用。

【解析】从材料一中“1930年”这一特定的“经济大危机”时间就可归纳第(1)问答案。回答第(2)问的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二中“50年代中期”这一时间信息去判断此时美国电视的普及。第(3)问从材料三中信息八九十年代可推知电脑、互联网此时已逐渐普及,据此去思考答案。第(4)问可结合材料信息与传统电影技术加以比较而得出答案。

20.【答案】(1)达?芬奇 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运动

(2)伏尔泰(卢梭等)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等)

(3)新文化运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历史辅导 - 高二历史试题
上一篇:银川一中高二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