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发尽上指冠。③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
④ ,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涉江有芙蓉》)
⑤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兰亭集序》)⑥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⑦ ,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⑧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造次必于是, 。(《论语》)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夜•历史一种
廖无益
①黄昏是打开夜的一道门,那道门在旷野中伫立,蝙蝠在它的额前乱飞。它们忽东忽西毫无规则地飞翔,无言的黑影,让黄昏变得神秘和亲近。随后,黄昏就慢慢阖上眼睑,成长为黑夜,单纯和透明。
②那时,农村还没有电灯。人们吃罢晚饭,就搬张凳子聚在村口,用芭蕉扇拍着蚊子,拉拉家常。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只有开口说话,人们才能分清对方是谁。庄稼地从村头往远处延伸,玉米稞子遮住道路。向东走过一段土路是个缓坡,爬上去能看见远远的灯火。孩子以为是星光,大人说那是矿上的灯光。除了这些,再没什么可看。这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
③透明的黑暗在我面前伸展,像一大滴露水,富于弹性和张力,把梦包裹和融化。那黑暗清新,散溢着泥土的芬芳,干净得没一点渣子。三两个萤火虫在远处飞舞,大人说拍拍手,它就能冲你飞来。我们就拍着手,嘴里一通乱喊,果然看见一只萤火虫越飞越近,最后绕过树木,飞进我家的院墙。我们跑进院门,见那只萤火虫飞得有一人高了,就一把打在地上,然后拾起来倒捏着头,露出它发光的腹部,在黑暗中抡起胳膊,萤火就滑出一圈一圈的光。我晃着它跑出院子,用它来吸引更多的萤火虫。
④后来,我看见更多的萤火,它们照亮了一条道路。它们像一群蓝精灵在路的上空盘旋,越聚越多。没有星光和月亮,我看见明亮的路,看见每一根树枝,看见路上的每块石头。直到现在我仍然疑惑,不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奇迹。萤火虫上下飞舞,点点光斑迷眼。
⑤我对夜寄予幻想。
⑥那时我已经长大,自己住三间老屋。夜像家乡的老屋,老屋的气息宁静安祥。屋后面是小路和庄稼地。后墙上开两个小窗,像老屋的两个耳朵。我能从这两个耳朵清晰地听见庄稼叶子的磨擦,或过路人偶尔走过时的脚步与对话。几只壁虎在窗外趴着,伺机捕获被灯光吸引的昆虫。如果有雨,就能听到庄稼叶子更动听的演奏,那声音据说曾被音乐家写入乡村音乐经典。院子里有棵梨树,风雨大的时候令人担心,半夜里能听见梨子落地的声音,或砸碎在磨盘上的声音。它们使夜显得富有。
⑦但是我越来越失去黑夜。生活的碎片被灯光照耀,反射出彩虹,辨不清面孔。这些黑夜向灯光敞开,但并不透明。那是午夜或凌晨。有一双眼睛从窗户后面看见我,认出我,但并不说话。大楼上一个窗口睁开,有人彻夜不眠,等早晨来人接班。一排路灯在我面前伸展,是一些声控灯,不管我走路多轻,只要走到跟前,它就打开,为我照亮道路,同时还照亮我的脸,我的表情,照亮地上的影子。树荫在灯光下面敞开。
⑧我想念纯洁的夜。它从山顶上一跃而下,在我们身后张开翅膀。那温暖的翅膀。它把道路掩盖,把桥梁托在空中,把树木藏进风里,把狗叫声拉长,把鸡撵进窝里,把旷野清理干净。它慢慢喘息,把筋骨铺上旷野,懒散地进入睡眠。在明天太阳出来之前,它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一个梦,有足够的时间蕴育出露水,看到启明星在东方升起。黎明之前的美丽黑暗像一道闸门,矗立在北方的旷野,把夜和白天截然分开。一旦闸门开启,白天就抢步而进,阳光奔溅如决堤的洪水。
⑨我想念纯洁的夜。当所有的人都不在,我想把夜慢慢合上,在那里寻找黑暗。但夜兴奋异常。夜从我的咖啡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打滚,然后掉到桌子底下。我无法把它拾起来,它已破碎不堪。
⑩夜停在远处,在树梢以上,在楼顶以上,在城市以上。
16.在③④段中,作者用大量文字描写萤火虫,其用意是什么?(5分)
17.从全文看,结尾一段文字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18.作者说“我越来越失去黑夜”,结合文本说说“夜”有着怎样的寓意。(6分)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在本文中用生动形象的笔墨赋予“夜”以生命,表现了不同时期“夜”的不同特点。
B.农村夜晚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就“再没什么可看”。
C.作者描写了长大后居住的老屋外各种各样的声响,以动衬静,来表现老屋的宁静与安详。
D.第⑧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纯洁的夜”所具有的温暖、纯净,从容等特点。
E.作者将“夜”称为“历史一种”是表明“纯洁的夜”所代表的那种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了过去。
六、语言综合表达(15分)
20.2011年10月19日下午,省城广场东路发生一起连环车祸,将浙江籍巩梦露卷入车底。旁边等活的朱春财、曹国先等20名农民工见状,立即冲上前去,用双手抬起1.5吨重的小汽车,将巩梦露从车底救出。此事引起了全国热议。请从救人者或从被救者的角度,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或心理描写的手法,再现这一感人的救人场面,字数在200左右。
七、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庸》开篇便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孔子说“人之生也直”,就是强调人在生活中应奉行“直道”,他认为那些不直的人能生存下来,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罢了。当樊迟问孔子,如何能让社会实现“仁”的境界时,孔子的回答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举用正直的人,让他们在枉曲之人的上面,才能使枉曲的人也变得正直了。
请以“人之生也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 C (A扛káng—gāng B绯 fěi—fēi D谂知(shěn)
2.D(A贴—帖B贯—惯 蜜—密C延—沿 瞭—缭)
3.A(“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4. D(A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前后照应不周,“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C、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 ›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英语期中试题
- ›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 ›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 › 江西师大附中高一英语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