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试题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正文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8552
概要: 译文: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1)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4分)(2)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3)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蕴涵的情感。(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淇则有岸, 。(《诗经•氓》)(2)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3)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4)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5)子曰:“岁寒, 。”(《论语》)(6)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7)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8)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五峰游记李大钊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标签: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4分)

(2)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3)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蕴涵的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淇则有岸, 。(《诗经•氓》)

(2)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3)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4)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5)子曰:“岁寒, 。”(《论语》)

(6)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7)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8)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五峰游记

李大钊

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镇,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挟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参谋长白亚雨等殉难。这是历史上的纪念地。

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有一个行宫,地势很险,风景却佳,而今作了我们老百姓旅行游览的地方。

由横山往北,四十里可达卢龙。山路崎岖,水路两岸万山重叠,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由横山往南,滦河曲折南流入海,以陆路计,约有百数十里。

我们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顺流而南,两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都是茂盛,但已觉受旱。禾苗的种类,以高粱为多,因为滦河一带,主要的食粮,就是高粱。谷黍豆类也有。滦河每年泛滥,河身移徙无定,居民都以为苦。其实滦河经过的地方,虽有时受害,而大体看来,却很富厚,因为它的破坏中,却带来了很多的新生活种子、原料。房屋老了,经它一番破坏,新的便可产生。土质乏了,经它一回滩淤,肥的就会出现。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见它的破坏,看不见它的建设,却很冤枉了它。

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   天到黄昏,我们还未上岸。从舟人摇橹的声中 ,隐约透出了远村的犬吠,知道要到我们上岸的村落了。到了家乡,才知道境内很不安静。正有“绑票”的土匪,在各村骚扰。

过了两三日,我便带了一个小孩,来到昌黎的五峰。是由陆路来的,约有八十里。从前昌黎的铁路警察,因在车站干涉日本驻屯军的无礼的行动,曾有五警士为日兵惨杀。这也算是一个纪念地。

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离车站十余里,在昌黎城北。我们清早雇骡车运行李到山下。车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一路石径崎岖,曲折的很,两傍松林密布。间或有一两人家很清妙的几间屋,筑在山上,大概窗前都有果园。泉水从石上流着,潺潺作响,当日恰遇着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鲜。走了约四里许,才到五峰的韩公祠。

五峰有个胜境,就在山腹。望海,锦绣,平斗,飞来,挂月,五个山峰环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韩文公祠。下临深涧,涧中树木茂密。在南可望渤海,碧波万顷,一览无尽。我们就在此借居了。看守祠宇的人,是一双老夫妇,年事都在六十岁以上,却很健康。此外一狗、一猫、两只母鸡,构成他们那山居的生活。

我们在此,找夫妇替我们操作。祠内有两个山泉可饮。煮饭烹茶,都从那里取水。用松枝作柴,颇有一种趣味。山中松树最多,果树有苹果,桃,杏,梨,葡萄,黑枣,胡桃等。今年果收都不佳。

来游的人却也常有。但是来到山中,不是吃喝,便是赌博,真是大杀风景。山中没有野兽,没有盗贼,我们可以夜不闭户,高枕而眠。

久旱,乡间多求雨的,都很热闹,这是中国人的群众运动。

昨日山中落雨,云气把全山包围。树里风声雨声,有波涛澎湃的样子。水自山间流下,却成了瀑布。雨后大有秋意。

(原载于1919年《新生活》第2期,略有删改)

11.文章以“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开篇,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2.文章为什么要写到两处“纪念地”?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3.据文意,谈谈你对“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14.探究作者借观察“山居的生活”所表达出来的深意。(6分)

答:


www.kmf8.com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文学因何而伟大

李建军

对托尔斯泰而言,艺术就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为了现实中的人而存在的,所以,它天然地有着“功利主义”的性质——只有对生活有效用,只有成为人们之间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它才是有价值、有生命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

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他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包含了作者终其一生都不曾放弃的“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事实让,文学没落和破败的显著标志,就是作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文学”上,只追求技巧的新奇和形式的完美,或者,就放在自己身上,只满足于对肉体快感的叙写和阴暗情绪的宣泄。在那些褊狭、平庸的作家看来,文学与他人是没有关系的,与政治是没有关系的,与道德是没有关系的,与苦难的历史、沉重的现实、茫远的未来,都是没有关系的,总之,文学只为“文学”本身而存在。

文学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是人的生存境况。真正的作家把文学当作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他关心、同情弱者。他把写作当做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伟大的伦理行为。他大胆地抨击罪恶,无畏地追求真理,执著地探寻生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文学的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常常被当作做一种陈腐的教条和失效的纪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试题
上一篇:黑龙江省哈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