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山脊 B.山间盆地
C.鞍部 D.山顶
⑵a、b、c、d四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a B.b
C.c D.d
命题意图:本题除了考查等高线的知识外,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解析:⑴图中ab数值为负、而cd数值为正,说明ab为山谷、cd为山脊,则M地为鞍部;⑵坡度陡缓可看出图中四地各自的数值差,数值差越大则坡度越陡。
答案:⑴C ⑵A
例4 (2010年上海市十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在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⑴—⑶题。(双选)
⑴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
A.46m B.65m C.54m D.50m
⑵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m B.21m C.46m D.33m
⑶有关P、Q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地为盆地,Q地为山峰
B.P、Q两地都为盆地
C.两地的海拔是P≥50m、Q≤60m
D.P地海拔介于40m—50m之间,Q地海拔介于60m—70m之间
命题意图:本题很典型的考查了本探究点涉及的知识点,同时考查了两等高线间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特点。
解析: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介于50----60米之间。利用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h为陡崖相对高度),可以计算出该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20m,40m)。运用等值线中“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可以分析40m
答案:⑴CD ⑵BD ⑶AD
探究点四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1.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称 特 征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增大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例5 (2011届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据此完成⑴,⑵题。
⑴有关两幅等高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图中各有一处画法错误 B.f处为山脊上的小丘
C.两图地形相似 D.a,c地形形态相似
⑵如果该图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降水最多的地形部位可能为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⑴A ⑵B
【知识拓展】确定等高线数值:(1)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同,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2)两条等高线之问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
探究点五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地形剖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⑴按要求找(画)出剖面线; ⑵作出直角坐标系,标注上两个端点,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轴上标出相应数值,一般水平轴上的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相同,而垂直轴上的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以利于显示地形的起伏;⑶将要作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并与相应的海拔值对应;⑷将所得的各投影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例6 (改编)下图为北纬48°与东经122°交会处附近的等高线。据图回答:
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与上图中X至Y剖面相吻合的是( )
命题意图:本题典型的考查了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知识点,可以对探究点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解析中严格的渗透了这一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答案:D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创题)右图中,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00 B.1∶1000000 C.1∶10000000 D.1∶100000000
(元氏县2010届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读图,回答2—3题。
2.甲、乙两图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3.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2011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5.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2011•河南联考)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示的是哪种地形( )
A.火山锥 B.高原
C.山地的鞍部 D.盆地
读右面四幅图,回答8~9题。
8.右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9.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011•聊城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10~12题。
10.AB段河流流向是( )
A.自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11.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12.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1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试卷)读我国东部洛海某地等高线图(图3,单位:米),回答13~15题。
13.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 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
- › 高三物理教案:盐类的水解
- › 高三物理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 高三物理教案: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 如何有效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学习方法推荐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光的本性”的问题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2016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多理解,多练习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的备考策略和方法
- › 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需紧贴课本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地图整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