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发电机导体电极的正负极,求发电机的电动势E;
(2)发电通道两端的压强差 ;
(3)若负载电阻R阻值可以改变,当R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但当R减小到R 0时,电流达到最大值(饱和值)Im;当R继续减小时,电流就不再增大,而保持不变。设变化过程中,发电通道内电离气体的电阻率保持不变。求R 0和Im。
24.(20分)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内阻为R1、粗细均匀的光滑半圆形金属环,在M、N处与相距为2r、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ME、NF相接,EF之间接有电阻R2,已知R1=12R,R2=4R。在MN上方及CD下方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I和II,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现有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从半圆环的最高点A处由静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保持水平,与半圆形金属环及轨道接触良好,两平行轨道中够长。已知导体棒ab下落r/2时的速度大小为v1,下落到MN处的速度大小为v2。
(1)求导体棒ab从A下落r/2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导体棒ab进入磁场II后棒中电流大小始终不变,求磁场I和II之间的距离h和R2上的电功率P2。
(3)当导体棒进入磁场II时,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定外力F=mg的作用,求导体棒ab从开始进入磁场II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距离和电阻R2上所产生的热量。
25.(13分) 直接排放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雾霾,催化还原法和氧化吸收法是两种常用的
治理方法。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2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反应: 。
(2)利用NH3、CH4等气体可除去烟气中氮氧化物。
① 写出NH3的电子式 。
② 热稳定性:NH3 CH4(填“>”、“<”)。
③ 已知CH4 (g)+ 2O2 (g)=CO2 (g)+2H2O (l) △H1=a kJ/mol
欲计算反应CH4 (g)+ 4NO (g)=2N2 (g)+CO2 (g)+2H2O (l)的焓变△H2 , 则还需要查找某反应的焓变△H3,当反应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时
△H3 = b kJ/mol,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据此计算出△H2 = kJ/mol(用含a和b的式子表示)。
(3)利用氧化吸收法除去氮氧化物。
首先向氮氧化物中补充氧气,然后将混合气体通入石灰乳中,使之转化为硝酸钙。
已知某氮氧化物由NO和NO2组成,且n(NO):n(NO2) = 1:3。
① 写出氧化吸收法除去该氮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② 现有标准状况下的O2 33.6 L,理论上可处理该氮氧化物 L(标准 状况)。
26. (13分)用芒硝(Na2SO4•10H2O)制备纯碱、铵明矾[NH4Al(SO4)2•12H2O]的生产工艺
流程图如下所示:
(1)溶液C中的溶质主要是 。
(2)铵明矾的溶液呈 性,铵明矾可用于净水,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理 。
(3)过程Ⅰ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主要原因是 。
(4)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Na2SO4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
(5)若将Al2(SO4)3直接加入滤液A中,将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和气体,导致铵明矾产量降低新|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6)滤液E中溶质离子为 。
(7)已知铵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过程Ⅱ得到铵明矾的系列实验操作为
、 、过滤洗涤、干燥
27.(15分)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
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
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 过程Ⅰ的目的是 。
(2) 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
(3)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
(5) 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
(6)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
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 (填“甲”“乙”“丙”)。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甲 有Fe3+无Fe2+ 有SO42-
乙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丙 有Fe3+无Fe2+ 有Fe2+
(7) 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 + SO32- (aq) 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 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别为 、 。
②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
- 2017高三物理模拟试题(理综)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三物理模拟试题(理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三物理模拟试题(理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三物理模拟试题(理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三物理模拟试题(理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