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化学复习高三化学教案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正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10-20 00:46:57]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化学教案   阅读:8328
概要: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据为:△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反应放热和熵增加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该判据指出的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1.第Ⅰ象限符号为“+、+”(△S>0、△H>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例1】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为:CaCO3(s)==CaO(s) +CO2(g)其△H(298K)==178.2kJ•mol—1,△S(298K)== 169.6J•mol—1•K—1试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反应在常温下是否自发进行?其分解温度是多少?【解析】∵△H—T△S=178.2kJ•mol—1—298K×10×—3×169.6kJ•mol—1•K—1==1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标签:高三化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据为:

△H—T△S<0 反应能自发进行

△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反应放热和熵增加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该判据指出的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

1.第Ⅰ象限符号为“+、+”(△S>0、△H>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

【例1】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为:CaCO3(s)==CaO(s) +CO2(g)

其△H(298K)==178.2kJ•mol—1,△S(298K)== 169.6J•mol—1•K—1

试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反应在常温下是否自发进行?其分解温度是多少?

【解析】

∵△H—T△S=178.2kJ•mol—1—298K×10×—3×169.6kJ•mol—1•K—1

==128kJ•mol—1>0

∴298K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即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由于该反应是吸热的熵增加反应,升高温度可使△H—T△S<0,假设反应焓变和熵变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据△H—T△S<0可知,T>△H/△S ==178.2kJ•mol—1/10×—3×169.6kJ•mol—1•K—1==1051K,即温度高于778℃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2.第Ⅱ象限符号为“+、—”(△S>0、△H<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所有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例2】已知双氧水、水在298K、100kPa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如下:

物 质 △fH /kJ•mol—1

H2O(l) —258.8

H2O2(l) —191.2

O2(g) 0

(1)试由以上数据计算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的热效应。

(2)若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液态水和氧气时,其△S==57.16J•mol—1•K—1

试判断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否自发进行。若温度达到2000K时,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析】

(1)根据△H ==H(产物)—H(反应物)得,△H ==2×(—258.8kJ•mol—1)+0—2×(—191.2kJ•mol—1)=== —135.2kJ•mol—1。

(2)在298K时,△H—T△S=—135.2kJ•mol—1-(298K×10—3×57.16kJ•mol—1•K—1) == —152.23 kJ•mol—1<0

∴该反应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

温度达到2000K,且假定焓变和熵变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H—T△S=—135.2kJ•mol—1-(2000K×10—3×57.16kJ•mol—1•K—1)== —249.52kJ•mol—1<0

故△S>0、△H<0时,仅从符号上进行分析,无论温度如何变化,恒有△H—T△S<0,故化学反应的方向——所有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3.第Ⅲ象限符号为“—、—”(△S<0、△H<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低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例3】常温下氢氧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有可能发生反应,即:

4Fe(OH)2(s)+2H2O(l)+O2(g)==4Fe(OH)3(s),已知该反应在298K时的△H== —444.3 kJ•mol—1,△S== —280.1 J•mol—1•K—1

试问该反应在常温下是否自发进行?

【解析】

根据△H—T△S=—444.3 kJ•mol—1—298K×10-3×(—280.1 kJ•mol—1•K—1)== —360.83 kJ•mol—1<0,故298K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由于焓变和熵变的作用相反,且二者相差悬殊,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故反应可自发进行。

假定温度达到2000K,则△H—T△S=—444.3 kJ•mol—1—2000K×10-3×(—280.1 kJ•mol—1•K—1)=115.9 kJ•mol—1>0,反应不能自发行。即高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4.第Ⅳ象限符号为“—、+”(△S<0、△H>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所有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例4】CO(g)=C(s,石墨)+1/2O2(g),其△H=110.5 kJ•mol—1△S== —89.36J•mol—1•K—1,试判断该反应在298K和2000K时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解析】

298K时,△H—T△S=110.5 kJ•mol—1—298K×10—3×(—89.36kJ•mol—1•K—1) ==137.13 kJ•mol—1>0,故298K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000K时,△H—T△S=110.5 kJ•mol—1—2000K×10—3×(—89.36kJ•mol—1•K—1) ==289.22 kJ•mol—1>0,故2000K时,反应也不能自发进行。

事实上,△S<0、△H>0时,仅从符号上进行分析,无论温度如何变化,恒有△H—T△S>0,故化学反应的方向——所有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从以上四个象限的情况来看,交叉象限的情况相反相成,第Ⅰ象限(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和第Ⅲ象限(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相反相成,第Ⅱ象限(所有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和第Ⅳ象限(所有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相反相成。分析化学反应的方向的热力学判据是△H—T△S<0,而这个判据是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反应能否实际发生,因为反应能否实际发生还涉及动力学问题。

第3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在可逆反应中使用“ ”。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高三化学教案高三化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化学复习 - 高三化学教案
上一篇:高三化学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