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全国一卷)39.(60分)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把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太的叙事史诗”。
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0
分)
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同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的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08上海卷)35.(3)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发送了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4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辨证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只有改善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08海南卷)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8分)
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 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3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2分)
18.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08上海卷)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B)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19.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
20.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1.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
(08天津卷)32.“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C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2.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回答24~26题。
(08重庆卷)25.监管方式创新属于C
①认识创新 ②制度创新 ③实践创新 ④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规律
(08江苏卷)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5.认识和利用规律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厦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回答31~32题。
(08重庆卷)31.农艺师打破“橘生准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C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回答22-23题。
(08宁夏卷)22.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B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政治寒假作业:哲学常识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多变的价格精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多彩的消费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财政与税收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国家收入与分配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个人收入的分配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投资理财的选择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企业与经营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生产与经济制度
- › 政治寒假作业:神奇的货币
- › 政治寒假作业:经济常识
- › 政治寒假作业:哲学常识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寒假作业:哲学常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寒假作业:哲学常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寒假作业:哲学常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政治寒假作业:哲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