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是我们人生中一次大的转折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高三好好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12、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C.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13、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
A.春秋战国时期 2 B.秦汉时期 21世C.隋唐时期 21D.明清时期
14、《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 ”。这条法令( )
A.保护债务奴隶制 B.协调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关系
C.保护私有财产权 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15、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16、《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17、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A. 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 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 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18、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9、某个电影中有以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成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人们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这部电影中的情节反映的可能是哪一时期的历史大事?( )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19世纪五十年代 D.19世纪六十年代
20、《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21、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说明了( )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A.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
B.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22、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包
括( )
A .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
B .战略决战的胜利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
23、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
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38、阅读材料:(共28分)
材料一 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实行新政,进而发展成“预备立宪”,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的探索。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是“救危亡之方”,可使“皇权永固”、“外患减轻”、“内乱消弭”。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4分)为此,它可以仿行当时哪国的体制?(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与毛泽东对民主政治不同认识,(8分)并指出各自的理论来源。(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共为建立民主制度作了那些有益的探索,并分析做有益探索的主要原因。(10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共24分)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 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整理
- › 北京市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题(文)
- › 北京五中上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题(文)
- › 上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题(文)
- › 上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题整理
- › 2016年上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卷
- › 2016年上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 北京市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题
- › 2016年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 › 2016年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 南马高中2016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
- › 2016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卷
- › 2016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整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整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整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