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同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4分)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4)结合材料四,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重要历史意义。(6分)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二 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四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 康熙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件?(2分)英国颁布此文件的目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出自德国的什么文件?(2分)它体现出什么特征?(1分)
(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4分)
(4)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三分析英美两国元首与各自议会(或国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4分)
(5)与材料二中的“皇帝”比较,材料四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1分)其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政治上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两个文献都出自近代中国哪一次运动? (2分)
(2)《天朝田亩制度》中描述的理想社会目标是什么?能否实现?为什么? (6分)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4分)
(4)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2分)
【总结】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多练习,多整理,才能多进步。希望大家在www.kmf8.com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www.kmf8.com- 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测试整理
- › 高三历史备考:记忆方法介绍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 › 高三历史复习四大要点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策略篇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多种记忆法记牢大事件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要点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选择题解题方法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程度型选择题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关于国歌的练习题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丝绸之路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多民族大一统秦汉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资本主义时代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测试整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测试整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测试整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测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