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历史复习高三历史试题上师大附二外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正文

上师大附二外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10-20 00:46:57]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8946
概要: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33.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他的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 《庶民的胜利》 B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4.观察右图,发行此枚邮票是为纪念五四运动A 20周年 B 26周年 C 28周年 D 36周年35.中国共产党“七大”的重要意义在于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了党的工作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③实现全党当前的团结和统一④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6.为纪念台湾重回到祖国怀抱,哪天被确定为“台湾光复节”?A 10月25日 B 10月10日 C 8月15日 D 8月8日3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中央所在地迁移的顺序A 瑞金—延安—北平 B 瑞金—北平—延安C 瑞金—上海—延安 D 瑞金—延安—北京38.君臣父子的等级顺序,不仅出于血缘亲情,更是遵从天意的安排。主张此说的是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39.西汉以来,把解释
上师大附二外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标签: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33.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他的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 《庶民的胜利》 B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4.观察右图,发行此枚邮票是为纪念五四运动

A 20周年 B 26周年 C 28周年 D 36周年

35.中国共产党“七大”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了党的工作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③实现全党当前的团结和统一

④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6.为纪念台湾重回到祖国怀抱,哪天被确定为“台湾光复节”?

A 10月25日 B 10月10日 C 8月15日 D 8月8日

3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中央所在地迁移的顺序

A 瑞金—延安—北平 B 瑞金—北平—延安

C 瑞金—上海—延安 D 瑞金—延安—北京

38.君臣父子的等级顺序,不仅出于血缘亲情,更是遵从天意的安排。主张此说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39.西汉以来,把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学问,称之为

A新儒学 B 太学 C 经学 D 阴阳五行说

40.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二 非选择题(共70分)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伯里克利:“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问题:

(1)文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1分)

(2)伯里克利把雅典政体称为民主政治,其理由是什么?(1分)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做出贡献的分别是谁?(6分)

(4)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5分)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原来通行习惯法,没有形诸文字。贵族掌握着对习惯法的解释权,可以在司法审判方面维护自己的特权……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在既没有继承人又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父系近亲成员继承财产;伤害他人而未能取得调解时,被害人可以对加害人实施同态伤害;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

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的论述,你认为“十二铜表法”中有着哪些局限性?(3分)

(2)作为罗马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体现了怎样的进步精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43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问题:

(1)请分别在两幅地图上标出两次战争的开始地点和结束地点(2分)

(2)请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所表现出的共性?(3分)

(3)中国在以上两次战争中被割占了哪些领土?(2分)

(4)图二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图一相比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区别?(1分)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4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 孙中山《讨袁宣言》

材料二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为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1919年孙中山某次演讲

材料三 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以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状况?(1分)

(2)材料二中的“地底陈土”指什么?孙中山对中国“政治不良”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哪里?他又做了哪些努力?(4分)

4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年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

——《高三历史教材》P84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4分)

(2)除材料涉及的文献外,另列举18世纪左右西方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三例及相应颁布机构(或人物)。(6分)

(3)根据以上材料,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20分)

【总结】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多练习,多整理,才能多进步。希望大家在www.kmf8.com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嵊州一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www.kmf8.com

上一页  [1] [2] 


Tag: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历史复习 - 高三历史试题
上一篇: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测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