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历史复习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正文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10-20 00:46:57]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8732
概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6.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了 ( )A.大众传媒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政治民主的进步B.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C.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政治自觉性大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 www.kmf8.com 17.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标签: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了 (    )

A.大众传媒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政治民主的进步

B.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C.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政治自觉性大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

www.kmf8.com

17.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18.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19.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20.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合作是闪耀着智慧的一个选择。下图中哪个是当今世界最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徽标   (    )

21.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 (    )

①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

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③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

④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西汉宣帝年间出现了一次天文现象,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联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B.“大一统”主张

C.“天人感应”主张  D.“无为而治”主张

2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4.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A.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

25.《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是19世纪欧洲思想界的重大事件。二者都 (    )

A.抨击了分配不公现象 B.揭示了生命演变规律

C.挑战了传统观念  D.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26.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网络信息技术

27.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反抗外来侵略  B.发展资本主义

C.救亡图存  D.反对专制统治

28.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中享有民权的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派  B.广大工农群众

C.反对帝国主义的一切民众 D.各民族人民

29.“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是    (    )

A.家庭承包责任制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斯大林模式

30.“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    (    )

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1号”计算机成功研制

上一页  [1] [2] 


Tag: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历史复习 - 高三历史试题
上一篇:2016届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