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在市里卖瓷器
15“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6.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17.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18.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19.学完“百家争鸣”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科任老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中借用史实评论不太恰当的是( )
A.小刘:数学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
B.小张:政治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C.小汪: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
D.小徐:历史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20.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 )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1.程朱理学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说明理学认为( )
A.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B.“理”依赖于“气”而存在
C.“理”是世界的本源 D.佛教和理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享誉世界。从它们产生的过程来看,它们主要来自于( )
A.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B.实践经验的总结
C.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D.外国的传入
23.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4.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www.kmf8.com
25.欧阳修在《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其中的三元指在科举考试中考上了( )
A.状元、榜眼、探花 B.解元、会元、状元
C.举人、贡士、进士 D.生元、会元、状元
此26—35题为A卷题
26.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 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 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 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7.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苏某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一官员称嬴政为大王,未受谴责
- 肇东四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
- › 肇东四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肇东四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肇东四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肇东四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肇东四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