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赏析文言修辞翻译技巧摭谈» 正文

文言修辞翻译技巧摭谈

[10-20 00:38:14]   来源:http://www.kmf8.com  文言文赏析   阅读:8764
概要: 八、婉言和讳饰的翻译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求雅致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因忌讳而用委婉则一般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例1: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翻译指要:“填沟壑”就是死后没人埋葬,把尸体扔在山沟里,这里表示谦恭,是对自己的死的一种委婉的说法。此句可译为:年龄虽小,但希望我死之前把他托给太后。)例2: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例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例4: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给皇上上书,请求皇上让自己告老还乡。)九、夸张的翻译(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副词、形容词。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文言修辞翻译技巧摭谈,标签: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kmf8.com

八、婉言和讳饰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求雅致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因忌讳而用委婉则一般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例1: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翻译指要:“填沟壑”就是死后没人埋葬,把尸体扔在山沟里,这里表示谦恭,是对自己的死的一种委婉的说法。此句可译为:年龄虽小,但希望我死之前把他托给太后。)

例2: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

例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例4: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给皇上上书,请求皇上让自己告老还乡。)

九、夸张的翻译

(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副词、形容词。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下达了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十、典故的翻译

古人写文章,经常用典故。在翻译时,必须说出有关故事和说清故事在文中的用意,才能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但是翻译又不能把有关故事全写进译文,因此比较困难,应酌情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例1: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廉洁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例2:冯唐①易老,李广②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注释:①冯唐:西汉人,很有才能,却一直不被重用,汉武帝时求贤良,有人推荐他,可是他已90多岁,难再做官了。②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在翻译时就应考虑把王勃用的典故的含义翻译进来。此句可译为:冯唐年纪已大不得重用,李广屡建战功却不能封赏。

例3:今南海①之生死未卜,程婴②、杵臼③、月照、西乡④,吾与足下分任之。(梁启超《谭嗣同传》)(注释:①南海:指康有为,他是南海人,“南海”是对他的敬称。②③程婴、杵臼:都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赵朔被仇人杀害,程婴、杵臼设法保住了赵朔的孤儿。④月照、西乡:都是日本德川幕府末期人士。月照是一个和尚,西乡是他的好友。当时幕府专横,天皇无权,他们为推翻幕府,到处宣传,后来被迫投水自尽。西乡遇救,终于完成了心愿。)

翻译指要:句中引用了四个人的故事,意在表明自己和梁启超该怎样做,所以此句可译为:现在康先生是生是死还不可预料,程婴、杵臼、月照、西乡(这四种不同的角色)我和您分别担任吧。(来源:网络)

www.kmf8.com  高中频道

上一页  [1] [2] 


Tag:文言文赏析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翻译高中学习网 -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 - 文言文赏析
上一篇:长寿的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