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mf8.com为大家提供“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
4. 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2006年天津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迫洛阳 迫:逼迫
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5. 成语推断法。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6年全国卷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成语“销声匿迹”中的“匿”义为“隐藏”,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匿”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为“季布隐藏在濮阳周氏家”;而按A答案的解释,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季布隐瞒濮阳周氏家(的真相)”,这显然有违上下文意。
高考试卷中的下列试题也可通过成语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1)(2006年全国卷Ⅰ)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2)(2006年四川省)环堵之中
堵:院子
(3)(2006年湖南省)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4)(2006年福建省)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上述四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一视同仁”“观者如堵”“日薄西山”“无所适从”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比照可以看出,第(3)(4)例的解释是正确的,第(1)(2)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分别解释为“看待”“墙”。
以上就是“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www.kmf8.com- 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
- › 高中文言文的指导:梅的古诗词欣赏
- › 高中文言文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兰亭集序
- › 高中文言文赏析:秋水
- › 高中文言文:《劝学》原文和译文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寡人之于国也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 高中文言文赏析:《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勾践灭吴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注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