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www.kmf8.com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高中语文学习文言文: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常考题总结【苏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常考题总结【苏教版】
高中语文中文言文一直是高考考试中的一大难点,为了让高考考生顺利掌握文言文的解题方法,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文言文常考题,以供广大高考考生练习。
一、阅读课文《报任安书》(节选),完成1——5题。
1、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A、①②④⑧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③④⑤⑥
2、下列加点词都属于古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意气勤勤恳恳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而用流俗人之言 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恨私心有所不尽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3、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4、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兄弟之亲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③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④下流多谤议
⑤安在其不辱也? ⑥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⑦重为乡党所笑 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①⑤/②⑦⑧/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C、①⑥/②⑧/③④⑦/⑤ 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5、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译: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B、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译: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C、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译: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译: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傲慢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
二、阅读课文《渔父》,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新沐者必弹冠 弹冠: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
B、自令放为 为:因为
C、行吟泽畔 行吟:边走边唱
D、圣人不凝滞于物 圣人:聪明通达的人
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
C、深思高举 D、蒙世俗之尘埃
8、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游于江潭 B、是以见放
C、行吟泽畔 D、身之察察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三、阅读课文《逍遥游》,完成1——6题。
10、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此亦飞之至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E、之二虫又何知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1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则风斯在下矣 B、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斯已矣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D、此小大之辩也
彼且奚适也 而御六气之辩
1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小知不及大知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旬有五日而后反
14、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莫之夭阏者。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之二虫又何知! D、奚以知其然也?
15、翻译下列语句。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四、阅读课文《兰亭集序》,完成7——12题。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17、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18、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
1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一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20、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常考题总结【苏教版】
- › 高二语文学法: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
- › 高二语文学法:记住“六字五点” 学好高中语文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及步骤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学习的总要求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习积累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古诗文记忆方法大全
- › 2016高中语文记忆方法指导
- › 2016高中语文标点符号考点归纳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练习
- › 高中语文题库:病句修改训练试题
- › 2016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练习题:赤壁赋
- › 高中语文月考模拟试卷练习题:师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常考题总结【苏教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常考题总结【苏教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常考题总结【苏教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常考题总结【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