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中语文知识大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总结整理»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总结整理

[10-20 00:38:14]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535
概要: 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未云何龙/不霁何虹(名词“龙”“虹”,受状语“何”修辞,用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词“鼎”“玉”“金”“珠”分别作“铛”“石”“块”“砾”的状语:“把鼎”“把玉”“把金”“把珠”。“铛”“石”“块”“砾”作省略主语“秦人”的谓语,用作动词:“视为铛”“视为石”“视为块”“视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总结整理,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http://www.kmf8.com

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名词“龙”“虹”,受状语“何”修辞,用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词“鼎”“玉”“金”“珠”分别作“铛”“石”“块”“砾”的状语:“把鼎”“把玉”“把金”“把珠”。“铛”“石”“块”“砾”作省略主语“秦人”的谓语,用作动词:“视为铛”“视为石”“视为块”“视为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

族秦者秦也(名词“族”带宾语“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

奈何取之尽锱铢(形容词“尽”带宾语“锱铢”,用作动词,取尽)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动词“收藏”“经营”用作名词:收藏的珍宝,聚敛的珍奇。形容词“精英”用作名词,指金玉珍宝)

(5)文言句式(例)

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被动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战。      洎牧以谗诛               函谷举

3)特殊句式。

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  辇来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长桥复道)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省略主语)

www.kmf8.com

二、文学常识

1、“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

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  文”的意思。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

2、作家作品

(1)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都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2)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俱佳。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表现出一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咏史诗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清丽生动,为世传诵。著有《樊川文集》。

(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4)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开创了豪放词派,在坚持抗战,用诗词抒发爱国感情方面,又与陆游齐名,把南宋爱国主义文学创作推向高峰。

四、重点语句翻译(例)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译: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采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啊!

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5、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6、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走廊像缦带一样回环曲折,突起的屋檐上翘,犹如禽鸟仰首啄物。依随着地势回旋环抱,围绕着中心向外开拓。

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译: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9、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10、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译:如果秦始皇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中学习网 -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高中语文必须背诵的名句段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