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满想像的浪漫情调
本文写于作者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归,文中浓墨重彩描写乘舟归家时的欣喜若狂,归后的村居生活的无限美好,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种种情状均以想像之笔出之,充满浪漫情调
创新平台
一、下面是陶渊明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诗后问题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①被褐欣自得,屡空常宴如②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④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⑤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⑥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⑦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⑧?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⑨
注 始作,开始就任镇军参军,即镇军将军的参军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县①弱龄,年轻时寄事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世事之外②被褐,穿着粗麻做的衣服欣自得,欣然自得,自己觉得很高兴屡空,盛食物的器具经常空着宴如,安乐的样子这两句指他出仕前家里生活虽然贫穷,但精神却很愉快③这两句说,偶然碰上了出仕的机会,只得委屈车马息于仕途④这两句说,我独自乘着小船远远地走了,怀念家乡的思绪是那样曲折连绵⑤登降,指经过高高低低的道路⑥这两句说,我看厌了路途上的异乡景物,心里想念的是山水田园中的旧居⑦这两句说,我仰望在云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俯视在水中自由游玩的鱼儿,心中不由得感到惭愧⑧这两句说,我的纯真自然的隐居思想早就在心里,谁说已被出仕的形体所羁缚呢?⑨班生,班固这两句说,姑且听其自然而生活吧,我最终要回到仁者的住所隐居
思考题:
(1)作者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富贵非吾愿”本段则用哪些话表明他安贫乐道、不愿出仕的特有天性?
(2)既然天性如此,他为什么还要出仕?请引用《归去来兮辞》中的原话及前面“备课资料”中萧统的《陶渊明传》中的原话作答
(3)同样是在行路途中,诗人出仕和归隐时的心情却完全不同,请分别引用本文和课文的原话作答
(4)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后来归隐的必然性请找出这些表明心迹的句子
二、本文序文说,本文写在乙巳岁十一月,但具体的时间有争论有人说本文写在陶潜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是追叙和实录之作,到家前是追叙,到家后是实录;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也就是说,本文是在萌生退意后但未退之前的想像之作,写完本文不久作者才辞官归隐的请你推敲一下本文的写作时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
答案及提示
一、(1)“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宴如”(2)“既自以心为形役”、“亲老家贫”(3)“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4)“暂与园田疏”“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二、后者更有道理王若虚曾指摘本文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像而言之对此,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援引周振甫先生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术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景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东,或棹孤舟’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像,不言而喻矣”钱先生认为本文自“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其谋篇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像家中情状相类我以为这样来体会《归去来兮辞》的谋篇特点是确当而深刻的陶潜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像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像的空灵意趣,而且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
【命题趋势分析】
1.诵读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是大纲的要求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
2.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渊明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渊明整篇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渊明整篇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同步达纲练习】
1.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云无心以出岫(xiù) B.舟遥遥以轻飏(yáng)
C.眄庭柯以怡颜(mie) 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zhào)
2.对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恨晨光之熹微(光线微弱)
B.云无心以出岫(云彩)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急急忙忙,心神不安的样子)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向往中的仙境)
3.下面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请息交以绝游 B.农人告余以春及
B.既窈窕以寻壑 D.木欣欣以向荣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古今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
C.既窈窕以寻壑 D.善万物之得时
5.从句式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王之蔽甚矣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鸟倦飞而知还
6.下列句子“而”字意思和用法与“临清流而赋诗”中“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
A.觉今是而昨非 B.门虽设而常关
C.时矫首而遐观 D.泉涓涓而始流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C(miǎn) 2.B(山穴,此处泛指山峰) 3.B(A、C、D“以”是连词,B为介词) 4.D(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有事:古指耕种之事,今泛指;窈窕:古是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D(A、B、C为被动句) 6.C
【总结】最新一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kmf8.com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 高二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集锦
- › 2016高二语文寒假测试题
- › 高二语文寒假测试题及答案《苏州园林》
- › 2016高二语文寒假课后练习《苏州园林》
- › 高二语文暑假练习题《桥之美》
- › 高二语文暑假测试题《记念刘和珍君》
- › 高二语文《病梅馆记》暑假阅读练习
- › 高二语文《背影》暑假同步练习题
- › 2016高二语文《桥之美》暑假基础知识练习
- › 高二语文暑假基础知识与阅读分析习题
- › 高二语文暑假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 › 高二语文暑假测试题:《礼记·大道之行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