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竞争与嫉妒
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形态。学生自入学前开始,学生间就不可避免地涉入竞争环境。学生在校读书,家长和老师总是激励他们取得好成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被公布出来,好的图画、手工、写字之类的作品被展示出来,这些大大地强化了竞争功能。在学校,一方面大声强调人与人之间协调的必要性,其实竞争原理却占压倒优势,小学生们自己也意识到这点,并被内在化。
适度的竞争是激励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它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社会是吻合的。但竞争被无限扩大化以后,个人间的竞争容易产生紧张、不安、失败感和敌意,如果不加以正确疏导,则会演变成挫折感,焦虑感,以致产生谩骂、嘲笑、攻击、侵犯等一系列的嫉妒行为。
嫉妒的产生来自失败和需求的不满足,竞争中失利的发生,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失败,这种经验的积累就会产生敌意和不安。
竞争在学校作为激励学生学习和生活动机的手段和策略被广泛使用,短期内仍不会消失。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和使用竟声手段,并辅之于相对应的引导教育。
1、充分认识竞争的负面作用,加强学生对挫折的忍受力。
如果利用得当,竞争的确有好处。竞争可以加强以实现目标为目的的课题的进行,可以加强学习活动的动机,从而激发潜在能力。但竞争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产生嫉妒感,产生嘲笑,攻击等过度行为,并由此还可产生一系列狭窄的自私心理和作弄人的阴暗心理。这些心理活动,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为了克服嫉妒心理,教师要善于调节竞争手段,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带来的挫折。其一,教育学生通过与他人的竞争经验,能够得到检验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的机会,更客观地观察自己,现实地认识自己,获得认识自己的能力和限度的机会,加强自我批评的能力;其二,正确面对竞争的失败和不成功,认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如果不因此而气馁的话,将使失败作为一种契机,它促使人们探寻失败的原因,深刻检查自己,找出克服困难之路。
2、积极引进协作手段,减少竞争的负面影响。
嫉妒作为竞争的负作用,对学生的危害性很大。除了加强挫折的忍受力外,积极引进协作手段,将会切实减少嫉妒。协作主要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相互合作的事态,为了达到协作,要更多地和同伴们有效地交流思想,协调一致。协作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己到达目标的机会是在同群体其他成员的关系中彼此促进地相互依存的。对同群体成员的领带性,必令大大减少嫉妒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善于用好竞争和协作两种手段,在共同学习、集体活动中,使学生不断地学习并体验怎样才能有效地求得共同目标。钱同学、罗同学是我班的两个学生,他俩都喜爱绘画,可罗同学受美术工作者的父亲影响,基础要优于钱同学,但钱同学并没有气馁,在低年级时就说过要在绘画上超过罗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在绘画上各具特色,四年级时两人都参加了全国小学生书画大赛并双双获得银质奖章。在协作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依存以及与别人和集体能够看法一致,将促进协作行为的发展,减少嫉妒行为。
上述本文就小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的盲目崇拜、被动遵从、嫉妒等障碍进行了粗浅剖析,并对如何教育学生从盲目崇拜转化为敬佩和模仿,从被动遵从转化成主动遵守,从嫉妒敌意转化为积极竞争提了些不完善的建议,以抛砖引玉,请大家讨论。对小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一些问题,是小学生心理发展中亟待解决、在实践中一定要贯彻教育与育并的思想,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成为心理完善的社会有用之人。
- 小学生人际关系过程中的几个障碍及疏导
- › 小学生人生哲理谚语大全
- › 小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 › 小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 › 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
- › 小学生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 › 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 小学生人际关系指导
- › 小学生人际关系过程中的几个障碍及疏导
- › 如何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生人际关系过程中的几个障碍及疏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生人际关系过程中的几个障碍及疏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生人际关系过程中的几个障碍及疏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生人际关系过程中的几个障碍及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