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堂课的课堂效果好,学生知识掌握到位,并且学生有兴趣,在思维上给了学生延申的空间。规律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有学习的喜悦。从已有知识平缓的过渡到新知识来,学生接受起来容易。
4、《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这部分学习内容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
一、复习准备。
1、( )里最大能填几?
4×( )<17 ( )×8<38
7×( )<45 ( )×3<22
2、列竖式计算.
48÷6= 81÷9= 32÷4=
二、教学新课。
1、请3名学生上讲台分苹果,1人主分,2人检查分得对不对。
(1)把6只苹果平均分给2人,分后提问:6只苹果分得怎么样了?(每人3只,分完了)
(2)(添上1只)把7只苹果平均分给2人,分后提问:7只苹果分得怎么样了?(仍旧每人3只,但是分不完,有剩余)
在分东西的时候,有时不能刚好分完,像刚才分苹果时,平均分后还剩下的一只苹果,我们就把“1”这个数叫做余数,那么这个余数在除法的横式中写在哪里呢?
2、学生自学课本,并且各自用学具当作苹果,动手分一分。
【以动手分一分来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余数的除法试商学生还不会,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先动手摆,再得出结果,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掌握。】
3、教师提问:课本左边的除法算式里没有余数,而在右边的式子里为什么会有呢?引导学生用实例说明。
4、让学生判断下面的除法算式,哪些有余数,哪些没有余数?
72÷8 48÷7 48÷6 34÷5 31÷6 23÷3
三、试商。
1、写出算式:38÷5
2、这个算式不能正好用乘法口诀求出商,我们可以想5×( )<38,( )里最大能填几?( )里填的数就是商。因为5×( )<38,( )里最大能填7,所以商是7,余数是38-5×7=3
四、教学“余数要比除数小”。
讲故事“没有车轮的玩具汽车”:一天,学校玩具厂的装配小组要给玩具汽车装配车轮,每辆汽车装4个车轮,这里待装车轮的玩具汽车有6辆,那边车轮小组把生产好的车轮一个一个地送过来,已经送来21个车轮了,他们用心一算:21÷4=5……1,可以装5辆,还余1个车轮,于是就动手装配起来,装配小组的小师傅们不断地计算着:22÷4=5…2 23÷4=5…3 24÷4=5…4 24÷4=5…5
他们计算发现商都是5,只能装配5辆,5辆以外的那些车轮都是余数了,于是他们认为车轮不够了,装配好5辆就停下来了,这一天小虎刚好去买玩具汽车,前面5人都买到了玩具汽车,轮到他时,装配好的玩具汽车已经没有了,没有办法,他只好买了一辆没装车轮的玩具汽车回去了。
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吗?(4个车轮装1辆,那么余下的4个轮子、5个轮子都能够装1辆车的)
从而使学生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再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伊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锦》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kmf8.com!http://www.kmf8.com <
Tag: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锦
- › 初中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训练试题
- › 初中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 › 高三年级数学月考试题整理(理)
- ›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笔算小数加法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1-测量》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锦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锦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锦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