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4=∠2 ∠5=∠3 ∠1+∠4+∠5=180°,所以∠1+∠2+∠3=180°)
这一证明将有些学生想到的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到一起形成一个平角(180°)这样的方法通过了严谨的科学证明。我庆幸当初在讲平行线的时候为孩子多介绍了内错角相等这一定理,那时没有预测会对学生的近期学习有什么影响,只是想要减轻他们到初中以后的学习负担,没想到,今天孩子也能够应用这一定理了。当孩子们正愉悦于自己的发现时,我适时提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再一次被激发,专注的研究着……当我进行提问时,还没有研究出方法的小组成员是那么用心的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当有的同学说要将多边形分割成学过的三角形进行研究时,他们发出赞叹的声音。于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兴奋;于是孩子们又发现多边形外角和的奇妙之处,真是万种变化定在其中。
这节课下课后我自己都有一点兴奋,因为我的孩子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上课之初,就告诉孩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且告诉孩子我的验证方法,即便告诉的方法再多,再详细,他们学到的也只是我的有限的方法,而且是老师的方法,不是自己发现的方法。但换一种教学方式,孩子们不但找到了所有我知道的方法,也找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方法,我们大家在研究中都是受益者。也许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了。今天教改大潮中的我们,多少也知道了结果与过程孰重孰轻。想想我们今天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歌舞生平,而探索节目也是在叙述过程,得出结论。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国外一挡实验类节目。它会提出一种假设,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这种假设是否成立。我想作为教师也真的应该去想一想,如何为我们的祖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下一代。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1、在教学例4时,我利用“变一变”的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kmf8.com www.kmf8.com]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例4:1.8×2.58+1.8×1.42,我是先出示这个算式:1.8×2.58+1.42。首先让学生判断这道题能否简算。发现一部分学生竟然说能。学生是这样想:1.8×2.58+1.42=1.8×(2.58+1.42),这时,我不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象这样简算,我们怎样判断它是否对呢?学生马上指出:A:没有利用任何运算定律或性质。B: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C:可以把原式按运算顺序算出得数看是否与简算的得数相同。接下来,我再让学生想一想,我们怎样修改或补充可以使1.8×2.58+1.42这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三
-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三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三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三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