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反思高二地理教学反思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正文

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10-21 16:39:24]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地理教学反思   阅读:8293
概要: 本学期是我个人初次教授“新课改”课程地理《必修三》(新课程 人教版),在此历程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及感受,结合“必修3”“国土整治”特点,谈几点看法。 教学反思一:两种教学设计的启示——看教学案例的优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以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以某
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标签:高中地理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本学期是我个人初次教授“新课改”课程地理《必修三》(新课程 人教版),在此历程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及感受,结合“必修3”“国土整治”特点,谈几点看法。 
教学反思一:两种教学设计的启示——看教学案例的优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以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这可以是案例教学的典型范例。在这个章节里,教材除了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外,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和前苏联垦荒区为分析的次目标,将这些区域的各种情况通过图表、资料呈现,分析荒漠化发生的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因为学校教学的需要,我在高二文理科班教授必修三。在这两类不同学生的教学中,我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感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一:教师讲解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教学主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二——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 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 
——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地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三条要求:(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发现第二种教学设计很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三条目标,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更学会了探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研究规律和方法,体会了问题探究的过程。这为学生分析新的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Tag:高二地理教学反思高中地理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 - 高二地理教学反思
上一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反思